北極星風力發電網獲悉,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近日聯合發布《關于加快優勢產業鏈培育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要圍繞全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以市場換裝備,提高配套能力,促進風電技術進步和產業化發展,建設大型風機研發平臺,實現大型風電技術裝備成套化、集成化、規;,建成全國重要的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以下為指導意見原文:
中共甘肅省委 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優勢產業鏈培育發展的指導意見
為了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壯大新興產業,不斷延伸拓展產業鏈,促進產業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構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現代產業新體系,支撐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結合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積極適應和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結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基礎,落實《中國制造2025甘肅行動綱要》,堅持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相結合,強化上下游企業配套協作,實施“371”優勢產業鏈培育發展行動,通過強鏈、補鏈、延鏈,推進新技術應用和新產品開發,催生一批新產業和企業群,打造10條上下游關聯、橫向耦合發展、具有綜合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鏈,形成產業發展新動能,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從半成品向產成品轉化,從粗放低效向優質提升,從產業鏈低端向中高端邁進,從短鏈向全鏈循環發展,引領產業向高端化、規;、集群化發展,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
(二)主要原則
堅持市場需求引領。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的推動引導作用,加快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順應市場需求變化,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有資源、有市場、有競爭力的產業鏈。
強化科技創新驅動。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產業鏈培育的根本動力,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激發創新活力,在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環節方面取得突破,加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蓬勃發展,催生一批新產業和企業集群,推動產業鏈向中高端邁進。
突出企業主體地位。發揮企業在產業鏈打造中的主體作用,加大政策引導和激勵,支持企業完善產業鏈、拓展產業鏈、延伸產業鏈,做強一批產業鏈核心企業,依托骨干企業在技術創新、市場拓展、產業延伸等方面的帶動作用,形成具有整體競爭優勢的企業集群,培育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加大開放合作共享。把合作開放共享作為產業鏈培育的重要途徑,加大向西開放,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加大招商引企引智力度,借助外部資金、技術、品牌等方面的優勢,注重產業關聯和優勢互補,吸引資金、企業和技術入甘,共建產業鏈、共享價值鏈。
(三)發展目標
通過產業鏈培育發展,形成10大上下游關聯、具有綜合競爭優勢的產業鏈。產業鏈向中高端邁進,產業結構明顯優化,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產業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骨干企業創新能力和效益同步提升,實施“371”優勢產業鏈培育發展行動,即到2020年,形成3條百億元產業鏈、7條千億元產業鏈,10大產業鏈總產值達到1萬億元,成為全省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二、產業鏈培育發展的重點任務
(一)依托石化產業優勢,發展合成材料及精細化工產業鏈。發揮石油化工產業基礎優勢,以蘭州石化、慶陽石化為依托,積極推進蘭州石化環保技改搬遷、慶陽石化600萬噸改擴建等重點工程,擴大玉門石化特種潤滑產品生產規模,在催化裂化、加氫、氧化、異構化、自由基聚合等關鍵技術和產品方面實現突破,提高油品質量。拓展化工原料品種,重點發展PX、合成樹脂、合成橡膠等基本有機化工原料,配套發展石油化工催化劑、過氧化物系列引發劑等各種不同用途的高活性、高收率催化劑和助劑,做大做強石化產業基礎。
依托基本化工原料,拓展和延伸產業鏈,發展市場前景好的工程塑料、合成新材料、新型精細化工等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重點發展丁基橡膠、乙丙橡膠、丁腈橡膠等國內緊缺橡膠及橡膠制品,積極開發和引進氟硅橡膠、丙烯酸橡膠、異戊橡膠等高性能橡膠;延伸拓展聚乙烯、聚丙烯等烯烴類牌號和深加工產品,發展工程塑料、塑料合金、塑料管材、新型農用薄膜等產品;通過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發展新型高分子材料等精細化工,延伸拓展產業發展領域,打造千億元石化合成材料及精細化工產業鏈。
(二)以高分子材料為重點,培育壯大新型化工材料產業鏈。以蘭州、白銀地區骨干企業為重點,提升發展氯堿化工、鹽硝化工、氟化工、硫化工等產業,依靠技術創新和引進,延伸發展水性樹脂、碳纖維、聚氨酯等新型化工材料,氟樹脂、彈性樹脂等合成樹脂,聚碳酸酯、聚苯硫醚等新型工程塑料,高強高模聚乙烯醇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等高性能復合材料,水性涂料等環保產品,打造千億元新型化工材料產業鏈。
依托銀光公司TDI(甲基二異氰酸酯),發展MDI(對苯二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等關聯產品,建設聚碳酸酯、PB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項目。利用白銀氟化鹽、碳酸鋰等產業技術優勢,以白銀中天化工等企業為重點,由傳統氟化工向精細氟化工、電子氟化工轉變,建設無機氟化工和有機氟化工生產基地。圍繞氟、鋰、硅三種元素,發展氟化鋰、六氟磷酸鋰等高性能氟材料,形成氟材料、鋰電材料等氟化工產業鏈。以水性高分子材料創新應用為重點,打造蘭州新區水性科技產業園,重點發展水性樹脂、水性合成革、水性建涂材料、水性裝修材料、水性家具材料、水性高分子材料等功能化、智能化產品。突破高性能碳纖維工程化核心技術和通用碳纖維低成本應用技術,擴大高強型碳纖維原絲生產能力,加快碳纖維下游復合材料制品研發,推動碳纖維復合材料制品在高鐵、船舶、汽車和工業真空爐等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普及應用,發展碳纖維基礎材料和復合材料制品。研發硝化、光化、氫化等特種化工核心技術,芒硝尾礦資源開采工藝技術,硫化鈉焙燒尾氣余熱利用和聚苯硫醚合成工藝等技術,開發芒硝、元明粉、硫化鈉、聚苯硫醚等基本產品,延伸發展聚苯硫醚多級產品。
(三)拓展有色金屬材料發展空間,延伸銅鋁合金及深加工產業鏈。依托金川公司、酒鋼集團、白銀公司等骨干企業,發揮資源和銅鋁冶煉加工優勢,進一步提高冶煉加工技術水平,引進承接一批高端銅鋁及合金加工項目,向高端合金和深加工產品延伸發展,拓展銅鋁合金在軌道交通、汽車和船舶制造、海洋工程、裝飾材料、電力電子、包裝容器、耐用消費品等領域的應用,形成千億元銅鋁合金及深加工產業鏈。
加大鋁合金化板錠、圓錠等產品的直接熔鑄比例,開發高強高韌系列鋁合金冶煉加工技術,發展新型鋁合金材料及深加工產品。重點開發生產高性能鋁板帶、鋁箔、鋁擠壓材、鋁桿和高性能鑄造鋁合金、變形鋁合金、超高強高韌性鋁合金管材等輕質高強度合金材料,高鐵配套鋁合金、集裝箱鋁合金、航空鋁材和汽車鋁合金輪轂、散熱器、保險杠等工業型材,鋁芯復合板、鋁合金電纜、銅鋁復合導體、鋁制換熱器和建筑鋁型材、鋁模板等終端產品。突破銅及銅合金冶煉、加工關鍵技術,適應市場需求,發展高檔電解銅箔、高強高導銅合金線材、精密銅鎳合金加工材、高性能特種銅管銅材、新型銅基電工材料、高純硫酸銅、微晶磷銅球等高端材料。延伸發展大口徑白銅成品管、超長冷凝管、礦物絕緣電纜護套管、白銅盤管、電力行業異型管、剛性接觸網用銅鋁接觸線、柔性接觸網用銅包碳纖維接觸線等產品。進一步調整紫銅管、棒產品結構,逐步向附加值較高的異型管、無氧銅管、無氧銅棒產品過渡。做強做優超微細電磁線、高低溫超導電纜、特種電纜、高能輻照交聯電纜、超高壓交聯電纜等高新技術產品。
(四)順應市場需求,打造鎳鈷新材料及電池材料產業鏈。依托金川公司鎳鈷資源和冶煉流程優勢,圍繞金昌新材料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和蘭州金川科技園建設,加大產品結構調整,重點發展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及下游動力電池產業,鎳鈷高純金屬、高性能合金、粉末冶金等鎳鈷新材料,打造千億元鎳鈷新材料及二次電池材料產業鏈。
針對市場需求和價格變化,調整鎳鈷產品方向,由用于不銹鋼等合金領域的電鎳產品向動力電池等儲能材料方向轉變,發展鎳鈷錳三元正極材料等二次電池正極材料及下游產品,實現產品結構調整和附加值提高。依托上游資源和技術優勢,在金昌布局發展系列四氧化三鈷、系列三元前驅體材料,在蘭州金川科技園布局發展電池正極材料,進而帶動電池負極材料、電解液材料和隔膜材料發展;向下游通過與汽車制造企業、電動汽車能源包企業強強合作,做長產業鏈、做大產業規模,建立完備的廢舊電池回收拆解、冶煉提純體系,實現有價金屬的循環利用,短期內形成百億元電池材料產業鏈,并向千億元發展。同時,依托金川集團公司、金昌鑫盛源金屬材料公司、金昌宇恒鎳網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業,加大有色金屬壓延加工技術、材料連續合成、摻雜改性技術、合金化過程控制技術等研發應用,發展電池材料、羰化冶金產品、鎳/銅合金產品、貴金屬系列產品、粉體材料及粉末冶金制品、電工材料、電鍍材料等,推進國家有色金屬新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開發貴金屬醫藥中間體、高純貴金屬、貴金屬粉體材料以及貴金屬催化劑等系列產品,形成以鎳鈷為主的有色金屬新材料產業集群。
(五)依托稀土產業基礎,做強稀土功能材料產業鏈。依托甘肅稀土公司等骨干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和組建產業聯盟,提高冶煉分離能力和水平,發揮稀土深加工方面的產業和技術優勢,重點發展稀土永磁、稀土貯氫、稀土發光、稀土研磨等稀土功能材料,加大高端稀土功能材料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發,做精、做優、做特、做細稀土加工分離產業,拓展稀土新材料應用領域,促進稀土加工分離材料向高端產品延伸,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稀土產品,做強百億元稀土功能材料及其應用產業鏈。
重點突破新型稀土材料及促進稀土平衡應用技術、高端稀土功能材料產業化應用關鍵技術,研究開發終端應用的燒結釹鐵硼磁部件、超高性能燒結釹鐵硼磁體和粘結釹鐵硼磁體及其在動力汽車電機、風力發電機上的應用產業化關鍵技術,積極開發La—Mg—Ni系、La—Fe—B系儲氫合金等新型稀土系儲氫材料,加速高性能拋光粉的研制及產業化。開發稀土永磁材料、稀土拋光粉、稀土貯氫合金粉、稀土金屬、稀土發光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等系列產品,實現由稀土分離產品生產向高端稀土應用材料、功能材料生產的轉變,由稀土分離產品向稀土功能材料延伸。
(六)依托產業基礎和能源優勢,振興石化及能源裝備產業鏈。依托蘭石集團等裝備制造企業,發揮石油鉆采、煉化裝備方面的產業技術優勢,重點發展深部鉆采和海洋鉆采設備,開發特種石油鉆機、智能抽油機等專用設備;拓展大型高壓超常溫加氫反應器、催化裂化裝置、高壓換熱器、大型反應器等;利用風光電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推進風光電等新能源裝備集成化、成套化、規;l展,積極發展核電配套裝備,打造千億元能源裝備產業鏈。
以蘭州石化、蘭石集團、天水電氣傳動所等骨干企業為依托,大力發展12000米—15000米超深井陸地鉆機、海工鉆機、低溫列車鉆機、新型節能型系列抽油機、車載鉆機、大型高端壓力容器、大型加氫反應器、大型石油煉化設備等石油鉆采和煉油化工設備,開發海洋石油勘探開發平臺配套設備、海洋工程高端智能化儀表監測設備等產品。加快突破復雜環境下應用高端芯片、新型傳感器、智能儀器儀表、控制系統的技術瓶頸,提升石化裝備的智能化水平。圍繞全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以市場換裝備,提高配套能力,促進風電技術進步和產業化發展,建設大型風機研發平臺,實現大型風電技術裝備成套化、集成化、規;,建成全國重要的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圍繞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基地和光熱發電示范工程建設,推動太陽能光伏、光熱發電裝備研制和產業化,在引進成套技術基礎上,由光伏發電組件向發電成套設備延伸,形成從硅材料、太陽能電池與組件、光伏逆變器等部件到光伏光熱電站成套設備制造的完整產業鏈。依托核工業產業基礎和技術優勢,積極推動核電裝備的研制和產業化,發展高溫氣冷堆用炭/石墨堆內構件,推動核裝備關鍵設備的產業化。
(七)結合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提升發展智能裝備產業鏈。以高檔數控機床、智能電工電器、自控儀器裝備、現代農機裝備、自動化工程設備、航空航天裝備、新型真空設備等先進裝備制造業為重點,依靠技術創新和智能化改造,提高關鍵零部件制造和裝備整機的數控化、智能化水平,形成一批自動化、智能化高端裝備產品,打造千億元智能裝備產業鏈。
依托天水星火機床、天水鍛壓機床等企業,發展大型機床、高檔數控金切機床、成形高檔數控機床、精密高速數控機床及功能部件,打造數控化、精密化、重型化的西部數控機床生產基地。依托長城電工集團、天水長控等骨干企業,發展智能高中低壓電器元件和開關設備、節能調速系統、電氣傳動控制設備、大功率變流器、智能化控制器等電工電器產品和成套設備,在氣體絕緣開關設備、核電開關設備及軌道交通和船用開關設備等領域實現突破,開發基于智能電網管理的110kV及以上智能變電站系統,發展新一代智能化輸配電裝備,拓展提升電工電器裝備發展領域和水平。以長風集團、蘭州飛行控制公司、蘭州萬里航空機電、神龍航空科技公司等為依托,發展自動飛行控制系統及部件、航空電機和照明系統,支持民用雷達、真空高頻電子管、電子測量儀器、微波波導元器件和其他關鍵元器件產品升級,積極發展無人機和通用航空產業。積極適應智能制造、柔性制造及物聯網的發展需求,重點發展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自動控制設備、檢驗檢測設備及儀器儀表和傳感器,推進自動控制裝備在相關領域的應用。研發礦冶領域智能化裝備,發展系列氣動鑿巖機及氣動工具、中型導軌式液壓鑿巖機、全液壓與高氣壓履帶式露天潛孔鉆車等礦山設備產品,發展新一代綠色智能軌道交通裝備系統,提升隧道盾構機組裝集成能力。推動農業機械向智能化、自動化和適用化方向發展,研發生產多品種田間收獲及加工裝備、種子清選加工裝備、種子果蔬干燥裝備、現代農業灌溉設備、飼草收獲與加工機械、適用性耕作機械等。加快發展高性能真空獲得類設備、高端數控真空鍍膜類設備、大型智能化真空爐類設備、真空環境模擬類設備、真空凍干設備等真空專用裝備,積極創建國內真空裝備制造基地。以蘭州重離子醫用加速器產業化及應用示范基地、武威重離子治療示范中心建設為依托,建成加速器設備加工制造運行維護中心,打造重離子裝備產業制造基地。
(八)立足道地藥材資源,發展壯大特色中藏藥產業鏈。充分發揮當歸、黨參、黃(紅)芪、大黃等優質大宗道地藥材品種和特色藏醫藥資源優勢,結合創建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推動道地藥材標準化種植、規;罴庸、品牌化市場營銷,培育一批有自主創新能力和品牌效應的骨干企業,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中藏藥產業集群,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場競爭力的百億元中藏藥產業鏈。
以定西、隴南、河西、甘南等中藥材主產區為重點,加快中藥材良種種苗繁育、野生撫育和醫藥系列產品開發,推進優勢產區道地藥材標準化種植,逐步建立中藥材質量追溯體系,發展有機、綠色、高品質中藥材,提高中藥材資源的產品附加值。積極發展小包裝飲片、精制飲片等中藥飲片,提高飲片質量、拓展應用范圍。提高中藥材精深加工水平和能力,重點發展現代中醫藥大品種、中藥配方顆粒、中藥提取物以及保健養生產品。以防治腫瘤、肝病、心腦血管病、流感和老年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為目標,加大中藥新藥研發、優勢特色品種創制、傳統中醫藥產品二次開發,推進中藥經典名方與有良好臨床療效的院內制劑的研究和開發。推進中藥向預防、康復、養生保健等方向延伸發展,支持以甘肅大宗道地中藥材為主要原料,研究開發保健食品、藥膳、功能性日用品等產品,加快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中醫特色康復服務、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逐步向大健康產業延伸。依托現有藏藥企業、藏醫院的研發基礎,挖掘民間藏醫資源,加大整合提升力度,發展藏醫藥產業。
(九)發揮技術創新和產業基礎優勢,做大做強生物醫藥產業鏈。發揮科研資源和產業基礎優勢,圍繞蘭州生物產業基地建設,以蘭州生物所、中農威特、蘭州博奧醫學檢驗所、蘭州民海生物等骨干企業為依托,加快預防用疫苗、治療用生物制品、動物細胞大規模培養和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關鍵技術研發,重點發展血液制品、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藥物等生物制品,積極發展診斷試劑、新型醫學診療設備,加快建設國家(蘭州)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范中心,做大做強生物醫藥產業,形成百億元生物醫藥產業鏈。
重點突破細胞馴化、無血清培養基開發、病毒基因工程株的構建、生物反應器工程和病毒分離純化等疫苗生產關鍵技術,加快傷寒結合疫苗、輪狀病毒疫苗、流腦結合疫苗、肺炎結合疫苗、生物仿制藥、微生物提取多糖類藥物等的研發,推進預防性疫苗及治療性疫苗、疫苗診斷試劑盒、血液血清制品、基因工程藥物、基因檢測產品產業化,延伸拓展肉毒毒素等醫療美容類產品。研究開發預防、診斷、治療、康復、衛生應急裝備和新型生物醫藥材料等關鍵技術與核心部件,研發新型診斷試劑盒、快速檢測試劑盒、生物芯片等體外生物診斷檢測新產品。加快發展醫用形狀記憶合金材料、各類新型骨科替代及修復材料等生物醫學材料,開發數字醫療系統和家庭保健康復等相關產品。積極推進預防動物重大疾病新型疫苗的研發,大力發展預防控制禽流感、口蹄疫、豬鏈球菌等重大動物疫病的新型免疫增強劑。依托畜牧資源優勢,加大動物類生物制藥原料藥提取技術研發,發展生化藥品。加快開發生物農藥、生物肥料、生物飼料添加劑等農用生物制品,拓展生物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
(十)發揮綠色農產品生產優勢,做精優質特色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鏈。按照產業融合發展的要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發揮我省光熱資源豐富、土壤無污染等獨特優勢,圍繞綠色化引領、標準化生產、規;洜I、產業化發展、效益化提升,強化農產品品質、品種、品牌建設,加強無公害、綠色、有機和國家地理保護標志農產品開發認證,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地域特色鮮明的綠色生態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支持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組建大型企業集團,有效整合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和銷售等環節,提升對農業產業化全產業鏈的帶動力。以馬鈴薯、畜產品、優質林果、蔬菜、釀酒原料等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為重點,強化品牌建設,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農產品現代物流和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形成一批綠色優質、具有品牌效應的農畜深加工系列產品,提升特色農產品整體競爭力,打造千億元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產業鏈。
建設定西、張掖全國重要的商品薯基地,發展馬鈴薯全粉、薯條、薯片和主食產品等馬鈴薯精加工制品,積極發展淀粉深加工,開發新型馬鈴薯變性淀粉,拓展馬鈴薯淀粉在紡織、涂料等工業領域應用范圍。發揮牧區畜牧業和農區牛羊規;B殖優勢,發展壯大草食畜產業鏈,推動品牌肉制品規;a,做大特色清真肉制品精深加工;加大乳品深加工,發展系列液態奶、品牌奶粉,拓展工業級干酪素、食用級干酪素、凝乳酶干酪素、乳酸干酪素、精制鹽酸干酪素、酸水解酪蛋白等牛乳酪蛋白產品市場,擴大干酪素系列產品出口創匯。充分挖掘清真食品產業優勢,大力發展清真牛羊肉加工業、清真乳品業、清真休閑食品業、清真調味品業,建成一批規;、專業化、標準化、現代化、國際化程度較高的清真食品加工基地;加快推進皮革產業創新發展,開發綠色、環保、原生態、全手工、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箱包、皮具、皮鞋、服裝、旅游等皮革制品,培育發展富民產業。壯大河西地區釀造原料和葡萄酒產業,建成國家重要的釀造原料和優質葡萄酒生產基地。支持中東部和中南部地區蘋果、玫瑰、油橄欖、茶葉、花椒、核桃等基地建設,發展優質精品林果業和深加工產品。以河西走廊、沿黃灌區、涇河、渭河流域和“兩江一水”流域五大蔬菜優勢產區為主,發展凈菜、脫水蔬菜、速凍蔬菜等菜產品加工,著力提升高原夏菜、綠色有機蔬菜品牌影響力。
三、產業鏈培育發展的保障措施
(一)形成合力協同推進,為產業鏈培育發展營造良好環境。要把培育發展產業鏈作為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結合地方實際和部門職責,細化產業發展和技術攻關路線圖,進一步明確產業鏈延伸發展途徑,強化改革意識,創新工作方法,上下一盤棋,形成工作合力,共同促進產業鏈培育發展,推動我省產業向中高端水平邁進。要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作為產業鏈培育發展的重要保障,做好取消和下放行政管理層級行政審批事項的落實和銜接,大限度減少對微觀事務的管理,為企業提供便捷服務。完善配套政策體系,加強財政、金融、投資、價格等政策與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突出企業在技術創新和產業鏈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加快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從根本上調動和激發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二)完善產業政策引導,為產業鏈培育發展把握方向。要加強規劃指導和政策引導,按照主體功能區規劃總體要求,立足區域發展比較優勢,充分考慮資源稟賦、生態環境容量和水資源承載能力,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有序承接產業轉移,避免產業雷同和同質化惡性競爭,防止形成新的過剩產能。強化產業技術政策、產業組織政策引導,加強產業鏈布局謀劃,密切跟蹤產業發展新動態,準確把握產業發展新趨勢,把培育發展新興產業與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有機結合,及時完善引導產業鏈布局優化、提質增效的政策措施,使資源聚焦于科技含量高、綜合效益好、有利于搶占發展先機的產業領域。按照產業鏈發展需要,進一步推動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等科學規劃,突出產業定位,促進產業園區化、規;s發展。引導區域首位產業、特色產業入園發展,打造特色產業鏈、特色產業群、特色產業園,形成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產業布局和產業結構,大限度地發揮分工合作效應。
(三)突出科技創新引領,為產業鏈向中高端邁進提供動力。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作為產業鏈培育發展的戰略基點,激發創新活力,著力加強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協同創新體系,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有機融合,通過創新催生一批新技術、新產業、新企業,拓展發展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產業鏈延伸拓展,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圍繞產業鏈培育部署創新鏈,促進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有機結合、螺旋攀升,加快形成產業鏈創新發展模式。支持骨干企業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提升協同創新能力,打造創新型產業鏈。落實鼓勵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企業等創新主體轉移轉化科技成果的扶持政策,依托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重點)實驗室、大學科技園、協同創新中心等創新載體,圍繞產業鏈培育發展的共性技術和關鍵環節,聚合人才、資金等創新要素,進行聯合攻關,突破一批核心技術,開發一批新產品。
(四)強化重點項目帶動,為產業鏈延伸拓展夯實基礎。把項目建設作為產業鏈培育發展的重點,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發展趨勢,支持骨干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加大關鍵技術研發,加快改造升級和新產品開發。針對制約產業鏈發展的瓶頸,瞄準價值鏈、技術鏈,積謀極劃一批打造產業鏈的關鍵項目,實施一批創新能力建設、改造提升、產業鏈延伸和成果轉化重點項目,有效整合產業鏈發展資源,通過實施強鏈、補鏈、延鏈工程,優化夯實產業鏈上游基礎,完善補齊產業鏈中間關鍵環節,重點延伸拓展產業鏈下游產品,為產業鏈培育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要強化項目全過程跟蹤服務,明確項目推進路線圖和時間表,確保建設有規劃、調度有效果、推進有力度。各級各部門要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加強統籌聯動,密切協調配合,營造推進項目建設的良好環境。
(五)加大配套政策扶持,為產業鏈培育發展加碼助力。充分利用已有政策空間,整合已有政策工具,加強財稅、金融、投資、價格、土地、環境等政策支持力度,形成政策配套扶持體系。利用財政專項資金,加大對產業鏈培育發展的支持力度,對產業鏈發展項目,優先爭取國家財政資金、專項建設基金支持;利用我省已有的各類創業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帶動引導社會資金投入產業鏈培育發展;全面落實國家相關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稅收優惠政策,引導企業用好國家鼓勵進口設備的減免稅政策,各地可根據產業鏈培育發展需要,對重點領域和骨干企業實行稅收返還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積極推進商標權、專利權、股權質押貸款以及產業鏈融資等金融創新產品,擴大信貸支持;支持企業通過主板上市、登錄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掛牌、發行債券等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優先保障產業鏈建設項目用地需求,建立綠色通道,加快用地審批進度;統籌規劃、合理布局,超前做好產業鏈園區建設的規劃環評,對產業鏈建設項目優先安排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加快環評審批等前期工作;發揮我省能源富集的優勢,利用大用戶直購、豐枯電價等電價政策,支持產業鏈重點企業降低成本、加快發展。
(六)放手發展非公經濟,為產業鏈培育發展注入活力。發揮非公經濟經營機制靈活、技術創新能力強、民間資本雄厚等方面的優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建立完善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的體制機制,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吸引非公經濟參與產業鏈培育發展。加強對民營企業的產業政策引導,鼓勵科技創新,完善服務體系,使其成為產業鏈培育發展中具生機和活力的力量。堅持法無禁止即可入,實施普惠化扶持政策,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各種不合理規定,破除“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解決“沒門”問題,鼓勵民營企業依法進入更多產業領域。支持非公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和開展國際合作,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通過參股、控股、資產收購等多種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使民營企業成為產業鏈培育發展的重要力量。構建“親”“清”的新型政商關系,毫不動搖地支持非公經濟發展,厚待善待民營企業家,切實保護民間投資的合法權益,培育和維護平等競爭的投資環境,充分激發新常態下民營經濟的創造力和活力,充分利用“民企隴上行”等招商平臺,積極引入民營企業,大力發展非公經濟,為產業鏈培育發展注入活力。
(七)精準招商引企引智,為產業鏈培育發展壯大力量。發揮產業鏈具有上下游配套、倍增效應的優勢,加大產業鏈招商力度,突出引入大型企業和產業化技術,注重產業關聯和優勢互補,開放共享產業鏈和價值鏈,吸引資金、企業和技術,共同打造優勢產業鏈。圍繞強鏈、補鏈、延鏈需求和產業布局,謀劃招商項目,完善招商政策,實施精準招商,以平臺建設承接產業鏈招商,以市場手段促進產業鏈招商,以環境優化支撐產業鏈招商,以機制創新推進產業鏈招商。圍繞產業鏈補缺,著力引進有利于促進產業升級、完善產業鏈關鍵環節、帶動能力強的重點項目。圍繞產業鏈延伸和技術成果轉化,著力引進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具有較強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的人才隊伍,通過引進一個高端人才、帶來一個團隊、創辦一個企業,催生一個新興產業,培育一個新的增長點。圍繞產業鏈做大做強,依托骨干企業資源優勢和核心產品優勢,著力招引配套產業投資落戶,注重產業鏈條的耦合和配套,提升區域生產能力和產業集聚度,構筑骨干企業拉動,配套企業跟進,產業集群發展的格局,有效提高產業鏈整體競爭力。堅持開放共享,支持外部優勢企業與我省骨干企業進行項目合作,形成上下游優勢互補、市場和利益共享的產業鏈發展格局,共同打造特色優勢產業鏈。鼓勵我省企業采取股權轉讓、相互持股、合資合作、重組上市等多種方式引進戰略投資者,推進資源整合和技術升級,跨越式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做強做大,培育一批在國內同行業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企業。
(八)培育引進急需人才,為產業鏈培育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結合產業發展實際,以適用技術成果轉化、現代企業管理、資本市場融資、市場開拓等領域為重點,培養引進產業鏈發展急需的創新型、復合型和技能型高端人才,注重職業經理人引進,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依托高等院校、職業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設置符合產業發展需要的專業,通過定向培養、聯合培訓等方式培養研發人才、適用技能人才、高級技術工人。通過項目聯合攻關、選派訪問學者和留學生及科技特派員、設立獎學金等方式,培養具有創造性的產業技術創新領軍人才。營造有利于人才育得好、引得進、用得上、留得住的社會環境,鼓勵有科技成果的科技人員到我省創業發展,重點引進一批從事前沿科學技術研究,有助于提升產業層次或填補產業空白的高端人才和研究團隊。利用財政資金補貼方式,繼續支持骨干企業選用企業發展急需的大學畢業生,選拔、培養一批熟悉市場運營等方面的產業領軍人才,提高企業技術人才整體水平,為產業加快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持和保障。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激勵機制,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和服務保障體系,優化人才引進培養、成長發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