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風力發電網獲悉,貴州省發改委近日印發《貴州省“十三五”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指出,到2020 年,風電裝機規模達到 600 萬 kW。加快風電技術裝備和產業體系建設,積極開展適用于貴州高原山區的風電機組研發,推進主機及葉片、塔筒等關鍵零部件和智能變壓器、無功補償裝置等電力設備規;l展。以貴州省威—赫、盤州、黔西南風能太陽能開發基地和黔東南、黔南風能生物質能開發基地為基礎,以分散式風電和烏江、北盤江流域“風—水互補”為補充,大力推廣應用低風速風機,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加大風電項目開發建設力度,強化風電場智能化開發運維,形成集中式和分散式兩翼齊飛的風電開發局面。以下為規劃原文:
貴州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前言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是新興科技和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笆濉睍r期,我省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落實“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工作總綱,堅持“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主基調,深入實施工業強省主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突出抓好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戰略行動,大力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抓手。本規劃根據《“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若干意見》編制,主要梳理了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現狀,分析了面臨形勢,明確了發展的總體思路、發展原則、主要目標、重點領域、發展方向、空間布局、重點工程和保障措施,是我省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行動指南。規劃期為2016—2020年。
一、發展現狀和面臨形勢
(一)發展現狀
“十二五”以來,全省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有關決策部署,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取得較快發展。
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截至2015年底,省級以上各類創新平臺總數達到599家,比“十一五”期末新增295家;其中,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家、國家重點實驗室4家、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16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20家、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5家!笆濉睍r期,專利授權41577件,年均增長35.5%;有效發明專利5428件,年均增長27.4%;技術交易額從2010年的21.90億元上升至2015年的177.21億元,年均增速52.0%;科技進步貢獻率從2010年的39.8%提高到2015年的45.4%,增加了5.6個百分點。
產業規?焖贁U大!笆濉睍r期,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高速增長。初步估算,2015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分別約為2600億元和630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分別約為1900億元和480億元、年均增速30%;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總產值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為17.3%,比“十一五”期末上升5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6.0%,比“十一五”期末上升3.2個百分點。
重點產業穩步發展。大數據產業:我省獲批創建全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全國國家大數據工程實驗室落戶我省,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華為、中興、富士康、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惠普、浪潮、神州數碼、中國普天、北大方正、高通、微軟、谷歌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進駐我省,振華科技、航天電器、貴陽朗瑪、貨車幫、東方世紀等一批本土企業快速成長,全省大數據相關企業數量超過1萬家;“云上貴州”系統平臺建成運行;大數據發展環境漸成體系。生物醫藥產業:國家苗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西南民族藥新型制劑等6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落戶我省;益佰、百靈、景峰、信邦、漢方、神奇、同濟堂等一批重點企業成為“全國制藥500強”,國藥集團等一批知名企業進駐我省;艾迪注射液、參芎葡萄糖注射液、仙靈骨葆膠囊等產品的行業領導品牌地位得到鞏固。節能環保產業:中央空調節能控制系統、節能電機、復合反滲透膜及組件、海水淡化膜、抗污染膜、抗氧化膜、磷礦伴生資源回收利用等技術和產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并實現產業化應用。高端裝備制造業:航空發動機、無人機、高級教練機、液壓基礎件、高端緊固件及精密微特電機、全地形工程車、中高壓開關、數控磨床等產品技術處于國內先進水平。新材料產業:濕法凈化磷酸、高強韌鋁合金、高速重載機車EA4T車軸鋼、鋰離子電池陽極材料、高性能樹脂基復合材料等生產技術處于國內先進水平。新能源產業:國家能源大規模物理儲能技術(畢節)研發中心建設運行,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15年,全省新能源產業裝機367.5萬千瓦,發電量48億千瓦時。新能源汽車產業:吉利、奇瑞萬達、添鈺動力科技、力帆時駿振興、興國新能源、西凱電池、凱馬汽車、中安永恒、巴斯巴等整車制造企業和零部件供應商落戶我省,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5000輛。
集聚效應初步顯現。以貴陽、貴安新區、遵義、安順為核心,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呈現聚集態勢。貴陽高新技術開發區、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貴安新區、遵義經濟技術開發區、安順市民用航空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等新區、開發區和基地,以及一批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和基地加快發展,全省產值億元以上高技術企業幾乎集中在新區、開發區、園區和基地,輻射作用日益增強。
(二)面臨形勢
“十三五”時期,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總體上處于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同時也面臨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戰。
從國際來看。未來5—10年,是全球新興技術群體迸發、新一輪產業變革深度演變的關鍵時期。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向各領域滲透,數字經濟正日益成為全球經濟發展新動能;基因組學、蛋白組學、代謝組學、微生物組學、生物信息、生物芯片、基因編輯、細胞調控、腦科學、干細胞等生命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精準醫學、生物合成、工業化育種等新模式加快演進,生物經濟將引領人類跨入生產生活新天地;納米技術、增材制造、智能制造等高技術突破將重塑制造業國際分工格局;全球氣候變化助推綠色低碳發展大潮,清潔生產技術應用規模持續拓展,新能源革命正在改變現有國際資源能源版圖,綠色經濟正逐漸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巨大引擎;現代信息技術與文化創意產業加快融合,催生數字創意產業蓬勃發展,引領消費新風尚。戰略性新興產業逐漸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和增長的主要動力,引發國際分工格局重構,全球創新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
從國內來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發展動力正從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創新驅動轉變,我國經濟正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階段演進,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要求更加迫切,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笆濉睍r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制造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和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擴大有效投資,增加有效供給,滿足有效需求,促進消費加快升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拓展了新空間。隨著我國全面推進深化改革,創新驅動所需的體制機制環境將更加完善,科技創新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結合更加緊密,人才、技術、資本等要素配置持續優化,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從我省來看。經過“十二五”時期的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和水平得到顯著提升,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珠江—西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在貴州交匯疊加,我省成為全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西部第二個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和網絡扶貧試點省,為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機遇和發展空間。但也要看到,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儲備不足,創新能力不強,核心技術不多,領軍企業不夠,產業規模不大,產業鏈條不長,融資渠道不寬,一些改革措施和政策法規落實不到位,還不適應我省加快新舊動力轉換、結構優化升級的要求。同時,“十二五”期間國內絕大多數省份依靠強力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并利用其產業基礎、地域優勢和發展環境,積極吸引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集聚,不斷拉大與我省的差距。我省需要加強宏觀政策引導和統籌規劃,進一步營造有利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環境,促進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將其打造成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