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風力發電網獲悉,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日前發布《關于印發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 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通知關于風電的內容如下:
已批準在建運營的礦山、風電、光伏等項目到期退出,新建風電、光伏電站重點布局在沙漠荒漠、采煤沉陷區、露天礦排土場,推廣“光伏+生態治理”基地建設模式。
統籌推進風光氫儲等新能源開發利用,建設千萬千瓦級風光電基地。
立足于現有產業基礎,加快形成多種能源協同互補、綜合利用、集約的供能方式。堅持大規模外送和本地消納、集中式和分布式開發并舉,推進風光等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發展,重點建設包頭、鄂爾多斯、烏蘭察布、巴彥淖爾、阿拉善等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到2025年,新能源成為電力裝機增量的主體能源,新能源裝機比重超過50%。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風光火儲一體化綜合應用示范。實施控煤減碳工程,有序釋放煤炭先進產能。加快推動用能權交易和碳排放交易,建立碳排放強度考核機制。依托鄂爾多斯和烏海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建設,發展規;L光制氫,探索氫能供電供熱商業模式,建設綠氫生產基地。
積極發展風電設備制造,加快建設通遼、烏蘭察布、包頭、巴彥淖爾風電裝備制造基地。
全文如下: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 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區各委、辦、廳、局,各大企業、事業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已經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2021年2月7日
(此件公開發布)
內蒙古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十四五”時期(2021-2025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個五年,也是內蒙古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實現新的更大發展的關鍵時期。根據《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制定《內蒙古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篇 踐行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繪制現代化宏偉藍圖
“十三五”時期,面對經濟形勢的復雜變化和歷史遺留問題、粗放發展后患的集中顯現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在
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自治區黨委、政府團結帶領全區各族人民,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推動各項事業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十三五”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基本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為推進內蒙古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章 發展環境
我區進入新發展階段,發展基礎更加堅實,發展條件深刻變化,進一步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節 發展成就
經濟發展基礎更加穩固。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4.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1%。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得到提升,煤炭產能、外運量、發電量和外送電量均居全國首位,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達到36.1%,稀土原材料就地轉化率達到75%,稀土功能材料及終端應用產品占比達到53.6%。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更加鞏固,糧食和畜牧生產連豐連穩,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5%,形成2個千億級、9個百億級農牧業主導產業。數字經濟、會展經濟、商貿物流、現代金融等加快發展。
生態環境更加改善。全力推進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穩步實施國家重點生態修復工程,林業建設、草原建設和沙化土地治理面積均居全國,森林覆蓋率和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分別達到23%和45%,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實現“雙減少”,庫布其沙漠治理獲得聯合國環境獎,《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在我區召開,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建成一批綠色礦山、綠色園區、綠色工廠。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等達到372個。2019年全區生態產品價值(GEP)4.48萬億元,是同期地區生產總值(GDP)的2.6倍,比2015年增長13.8%。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順利完成,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占比達到90.8%,地表水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達到69.2%,農藥化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耙缓䞍珊!本C合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察汗淖爾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全面鋪開。
改革開放更加深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等一攬子服務,自治區本級行政權力事項網辦率達到91%。國資國企改革、電力體制和輸配電價改革、牧區現代化和足球改革試點等一批重大改革任務取得明顯成效。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加快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全區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8.5%,服務過境中歐班列占全國近50%,滿洲里和二連浩特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呼倫貝爾中俄蒙合作先導區等平臺建設穩步推進,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作用進一步發揮。
民生福祉水平更加提升。脫貧攻堅戰取得歷史性成就,80.2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57個貧困旗縣、3681個貧困嘎查村全部摘帽出列。全力穩定和促進就業,城鎮累計新增就業128.4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成,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義務教育實現基本均衡,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5%,重大疫情防控體系加快完善,城鄉居民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5%,每千人口擁有病床數、職業醫師數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建成一批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體育館、基層文化活動中心,超額完成“十三五”社會足球場建設任務。全面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城市宜居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35%。
基礎設施保障更加有力。交通運輸、能源外送通道和引調水骨干工程接續落地。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基本形成,接入全國高鐵網,呼和浩特至張家口高速鐵路,通遼、赤峰至京沈高速鐵路連接線,浩勒報吉至吉安鐵路順利建成,建成高速鐵路404公里。全區103個旗縣(市區)全部通高等級公路,京新高速臨河至哈密、丹錫高速錫林浩特至巴林右旗等高速公路通車運營,所有鄉鎮(蘇木)和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建成“四好農村路”6.6萬公里,綜合交通網總里程達到22.5萬公里。呼和浩特新機場開工建設,呼倫貝爾、包頭、通遼等機場完成改擴建。新建通用機場15個,民用機場達到40個。黃河內蒙古段二期防洪、引綽濟遼、東臺子水庫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順利推進。全區5G基站突破1萬個。建成5條特高壓外送電通道?耸部蓑v至北京煤制氣管道投入運營。呼和浩特地鐵1、2號線一期工程建成運營。
民主法治體系更加健全。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加強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建設,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水平持續提高。法治內蒙古建設穩步推進,權力清單、政務公開制度不斷完善。煤炭資源領域違規違法問題整治取得重要成果,政治生態持續向好。嚴密防范、堅決打擊境內外敵對勢力各種滲透破壞活動,持續完善立體化社會治理防控體系,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更加牢固。
實踐證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順利完成“十三五”規劃任務,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的結果,是全區各族人民群眾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發揚“蒙古馬精神”努力奮斗的結果。實踐證明,有習近平同志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領航掌舵,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艱難險阻,就一定能夠在新時代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
第二節 面臨形勢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內蒙古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隨著一系列重大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區擁有多重疊加的發展機遇,具備更好推動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的多方面有利條件。特別是新發展格局的加快構建,為我區推動資源、生態、區位等比較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創造了巨大空間,內蒙古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在新發展階段實現更大作為。同時也要看到,內蒙古發展還存在不少突出短板、面臨諸多風險挑戰。綜合發展水平還不適應新發展階段要求,基礎設施瓶頸突出,公共服務欠賬較多,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營商環境亟待改善,生態環保任務艱巨,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和體制性矛盾尚未破解,尤其是財政金融風險、資源環境約束、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傳統發展路徑依賴、產業結構倚能倚重等交織起來的壓力仍處于緊繃狀態,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緊迫艱巨,全面推進現代化建設任重道遠。全區上下要胸懷“兩個大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在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推動自身發展,從實際出發創造性開展工作,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奮力開創發展新局面。
第二章 指導方針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牢牢把握以下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空間布局導向。
節 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牢牢立足“兩個屏障”“兩個基地”和“一個橋頭堡”的戰略定位,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促進各民族團結進步,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書寫內蒙古發展新篇章。
第二節 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不移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全面提高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為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提供堅強保證。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至上,堅持共同富裕方向,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促進社會公平,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激發全體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新發展理念貫穿到每一個區域、每一個領域、每一個產業、每一個行業,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推動轉方式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延長資源型產業鏈、創新驅動發展、節能減排、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相結合,加快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定不移推進以營商環境為基礎的重點領域改革,堅定不移推進以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為平臺的全方位開放,加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體制機制障礙,強化有利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調動全社會積極性的重大改革開放舉措,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
——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妥善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辦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始終把服務國家安全大局擺在首位。更好發揮各方面積極性,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第三節 空間布局導向
推動形成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國土空間布局。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發揮各地比較優勢,按照主體功能定位優化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生產力和公共資源布局,逐步形成生態功能區、農畜產品主產區、城市化地區三大空間格局,大限度保護生態環境,大程度培植綠色發展優勢。生態功能區的主體功能定位是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生態產品,加大生態保護修復政策措施和工程任務落實力度,促進人口逐步有序向城鎮轉移并定居、落戶;農畜產品主產區的主體功能定位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推進綠色興農興牧、提供優質綠色農畜產品,優化農牧業布局,推動農牧業向優質轉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禁止開展大規模高強度工業化城市化開發,禁止開發基本農田,嚴禁占用基本草原;城市化地區的主體功能定位是以保護基本農田和生態空間為前提、提供工業品和服務產品,集聚經濟和人口,高質量集中特色優勢產業,形成新的增長極增長帶。強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把“三區三線”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加快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第三章 發展目標
未來較長時期,我區必須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必須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貫穿全過程、全領域,努力實現發展理念、發展路徑、發展方式、發展目標的全方位變化,走出一條符合戰略定位、體現內蒙古特色,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緊扣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安排,明確我區階段性發展目標。
節 2035年遠景目標
按照黨中央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安排和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到2035年內蒙古將與全國一道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綜合經濟實力和綠色發展水平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邁上新的大臺階;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牧業現代化基本實現,富有優勢特色的區域創新體系和符合戰略定位的現代產業體系、新型城鎮體系、基礎設施體系全面建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各民族大團結局面更加鞏固,法治內蒙古基本建成,平安內蒙古建設全面深化;文化幸福感顯著增強,各族人民素質、全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廣泛形成,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內蒙古基本建成;形成國內區域合作和向北開放新格局,建成資源集聚集散、要素融匯融通全域開放平臺;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進入全國前列,中等收入群體顯著擴大,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各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第二節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錨定2035年遠景目標,經過五年不懈努力,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現代化建設各項事業實現新的更大發展。
——經濟轉型取得重大突破。發展方式粗放特別是產業發展較多依賴資源開發狀況總體改變,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科技創新能力全面提升,基礎設施保障能力持續提高,“兩個基地”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速轉型,若干產業鏈供應鏈完整鏈條和創新鏈價值鏈關鍵環節根植生成,東中西部差異化協調發展水平顯著提高,優勢突出、結構合理、創新驅動、區域協調、城鄉一體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改革開放邁出重要步伐。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高標準市場體系基本建成,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進展,能源資源行業規范發展,公平競爭制度更加健全,營商環境顯著改善?诎豆δ芎唾Y源整合推進,泛口岸經濟加快發展,全域開放平臺初步形成,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建設取得標志性成果。
——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明顯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深扎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泛弘揚,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全面提升,各族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大進步。生態文明制度不斷完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明顯優化,生態環境惡化的條帶、點位、區塊有效治理,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節能減排治污力度持續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城鄉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有效提升,優質生態產品供給擴容增量、價值實現機制基本形成,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民生福祉達到更高水平。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分配結構明顯改善,統籌城鄉的基本公共服務實施標準進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務更加優質均衡,就業更加充分更有質量,教育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社會保障、養老服務、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健全完善,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更好滿足。
——治理效能得到新的提升。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顯著提升,各民族大團結局面鞏固發展,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體制機制不斷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能力顯著增強,自然災害防御水平明顯提升,社會治安防控水平不斷提高,發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