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7日-20日,2021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 2021)在北京新國展隆重召開。作為全球風電行業年度大的盛會之一,這場由百余名演講嘉賓和數千名國內外參會代表共同參與的風能盛會,再次登陸北京。
本屆大會以“碳中和——風電發展的新機遇”為主題,歷時四天,包括開幕式、主旨發言、高峰對話、創新劇場以及關于“國際成熟風電市場發展動態及投資機會”“國際新興風電市場發展動態及投資機會”“風電設備智能運維論壇”“碳達峰碳中和加速能源轉型”等不同主題的15個分論壇。
在新型電力系統與風電論壇上,中國南方電網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畢亞雄發表了《雙碳目標下新型電力系統與海上風電的協調發展》的主題發言。
以下為發言全文:
畢亞雄:
各位專家、各位同行、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謝大會邀請南方電網做主題發言,非常榮幸跟各位交流和介紹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新型電力系統和海上風電的發展情況。
首先電力系統的新篇章。清潔低碳是全球能源轉型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世界大的能源生產消費碳排放國,我國大力推動能源轉型與非化石能源的發展。黨中央高瞻遠矚,一步一步描繪了我國綠色發展的宏偉藍圖,制訂了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提出了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明確了新時代能源電力的發展方向。2020年我國消費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總排放量的88%,電力碳排放量占能源消費碳排放的42.5%左右。作為我國碳排放占比大的單一行業,電力行業減排進程將直接影響碳達峰、碳中和的整體進程。南方區域能源主要集中在西部,電力占比連續五年超過50%,超過國內平均水平,水能利用率超過了99.5%,風光利用率達到99.7%,基本實現全額消納。
從2003年南方電網公司成立之初到2020年,水電、核電均增長了5倍左右,風電、光伏從無到有也達到了五千萬千瓦。目前南方電網已經成為世界上大的交直流混合系統,其中直流輸電技術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電網作為能源資源平衡的支撐平臺和能源價值生態的承載平臺,肩負著保障電力安全、能源安全、經濟安全和環境安全的重任。隨著新能源的蓬勃發展,建設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勢在必行。南方電網主動承擔央企使命,率先開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工作:服務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案,數字電網推動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興能源白皮書,組建了專業研究機構,開展新型電力系統創新性研究。在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決策部署中貢獻南網智慧。
下面我介紹一下海上風電對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影響和作用。近年來,全球海上風電呈現出持續發展的態勢,到2020年底累計裝機達到了0.35億千瓦,中國大概有0.1億。而且,中國連續三年增容世界,新增容量超過300萬千瓦。根據測算,到2030年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2.75億千瓦,中國則達到5800萬千瓦,海上風電應該說是迎來了一個良好的發展時期。另外,我還想說明的一點,海上風電距離用電負荷,中國沿海廣東、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等都是經濟大省,也是海上風電比較集中的地方,電力消耗也很大,并且電網結構也是相對比較堅強的。對海上風電具有較大的消納空間?梢哉f,海上風電是我國沿海地區可再生能源中具規;l展潛力的領域。
在這里,我們可以承諾,不用擔心電網系統消納不了,只是確實要考慮大規模海上風電出現以后,它的預測水平。
下面再介紹一下南方電網五省區海上風電的情況,南方五省區非化石能源開發潛力大約7.7億千瓦,與其他類型的新能源相比海上風電當然具有優勢。我們國家海洋領域可開發程度應該來說還是比較低的。目前,海上風電廠利用小時數一般在2500—3500小時左右,實際上在福建這些海上的風電廠已經超過四千小時。其原因在于,靠近負荷中心避免了大規模電力遠距離輸送的問題。此外,海上風電產業發展的同時,也會帶動沿海經濟的發展,形成零部件及整機制造產業鏈,這些優勢明顯優于其他,包括光伏在內。海上風電相對陸上風電具有明顯優勢,風資源更好,利用率更高,破壞植被更少等。因此大家都接受海上風電具有很好、很大的發展前景。也就基于以上考慮南方電網公司重點推進廣東、廣西海上風電的配套工程建設,到2025年實現兩千萬千瓦以上海上風電的接入和輸送能力。
截至8月底,廣東海上風電在建規模達到808萬千瓦,位居全國首位!笆奈濉逼陂g,預計廣東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將達到1714萬千瓦,廣西大概有300萬千瓦,海南還有120萬千瓦。同時,將配套規劃建設陸上輸送通道,保障海上風電的充分消納。
在看到海上風電蓬勃發展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當海上風電大規模和接入時,電網將面臨電力可靠供應、安全穩定運行,經濟性包括體制機制在內諸多挑戰。比如說海上風電出力的隨機性、波動性強,預測難度大,部分時段出率極低,特殊時段近零;比如臺風來臨,反調峰特性明顯,隨著接入規模擴大僅依靠常規調節無法實現電網穩態平衡。風電機組自身存在低抗擾性的問題,在大規模接入電網后常規能源機組占比逐步下降,無功電壓支撐能力降低,電力系統抗擾動能力明顯弱化,機組對過電壓耐受能力相對較弱。在出現故障擾動時機組容易脫網,大規模接入后存在引發寬屏振蕩的風險影響穩定,海上風電自身技術迅速發展,隨著海上風電持續發展的規模效應和技術迭代,未來自身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大規模海上風電利用需要常規電源和儲能提供有效容量的穩定使用,近些導致輔助性投資系統的成本顯著增加。間接來看,這也就是推高風電的投資成本,因此需要更加考慮更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兼顧各方面的振蕩要求,建立產業鏈廣泛參與得益可持續發展的配套政策、市場機制、利益保障體制機制。
上面盡管講了挑戰與風險,我們堅定的認為,我們的應對措施應該更多,我們的信心應該更大。為了有效應對未來海上風電大規模接入帶來的諸多挑戰,南方電網聯合政府部門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在科研平臺方面,建設海上風電相關實驗室。2019年初,在珠海建設新能源研究中心,開展新能源并網廣見技術攻關,依托海上風電廠打造了海上風電加儲能并網研究實驗室,探索海上風電加儲能聯合運行新模式。聯合三峽能源廣東電力設計院,明陽寧波東方電網等積極推動海上風電領域國家產業創新中心籌備工作。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較大實驗平臺建設力度,積極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國際創新中心與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政策支撐和研究方面,南方電網主動向國家部委,廣東省政府匯報,組織完成廣東省大規模海上風電輸電規劃研究,支撐并推動廣東省能源局海上風電科學化、集約化發展,牽頭開展廣東省海上風險經濟性分析和降本增效研究,為政府出臺政策提供依據和參考。同時,成立聯合基金會,聚焦關鍵技術領域中的核心科學問題,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
南網也出臺了服務和融入海上風電實施方案,打造服務和融入海上風電發展的專業前中后臺,前臺成立海上風電服務公司,統一面向海上風電業主,為海上風電送出和并網提供專業化一站式服務;中后臺具體承接提供海上風電工程規劃執行,工程設計、實驗檢測、運維調試、軟硬件開發,施工建設等服務,通過這樣方式積極服務海上風電發展,推動價值鏈整合,帶動整個行業共同進步。在引領示范方面投資建設了珠海龜山海上風電廠,這個項目自2018年建成并網,目前總容量只有十萬千瓦,成功抵御了臺風侵蝕,積累了寶貴經驗。該項目重大意義在于是南方區域海上風廠,科研實驗的基地的模式,確保首臺資產的有效效率。
為了解決大規模海上風電消納問題,我們設想兩步走方案,一是開展負荷中心,大規模接入風電規劃,利用廣東電網東西部區間背靠背柔性工程將四個背靠背為大規模海上風電接入提供通道。二是海上風電 陸上匯集后直接接入直流環網,便于直接消納,不僅可以提高海上風電消納率,還可降低海上風電陸上換流站建設成本,電網是連接海上風電與負荷中心的紐帶,要充分發揮好電網的平臺作用,引領支撐海上風電可持續發展,在這里也基于促進海上風電的健康發展,對未來海上風電發展提出幾條建議。
項建議,有序推進海上風電開發,呼吁充分考慮海上風電社設備制造和施工技術進步系統消納條件等因素,積極穩妥推進海上風電海法。呼吁各方改變當前搶裝潮的不利格局,保持定力,擔當大任做到長遠謀劃有序開發,更好促進能源轉型支撐經濟社會穩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第二項建議,大力促進資源的節約利用,以全社會資源配置優為目標,統一規劃,統籌建設海上風電的輸送通道,更好支持海上風電實現高質量發展。
第三項建議,統籌謀劃降低海上風電接入對電網安全穩定的影響,主要是加上海上風資源數據的積累和共享,深化對還風電特性的認知,加上風功率預測,精準監控等技術,充分研究與儲能、核電、清潔煤電及其他能源的協調作用,促進能源特性的互補。尤其在風功率預測和廠站和風機發電控制AGC、AVC開發上,希望各個從發電業主到制造商到電力系統能夠聯合做到越準確越超前越有利于促進電力系統電力平衡,減少峰谷差。
第四項建議,科學規劃與優化海上風電降本,需要產業鏈各個環節能夠以邊際效益大化和集成效益大化為目標,促進各個方面的工作,爭取大地以專業化和集約化為主。
第五項建議,研究規范海上風電相關技術標準。
第六項建議,完善海上風電發展的配套政策機制,尤其是相關的輔助服務補償與交易機制,以及常規機組參與系統調節的積極性,優化海上風電融資、租賃、保險等海上風電的延伸,降低企業的投資成本,分散風險。
第七項建議,加大聯合攻關和項目示范的力度,推動海上風電的示范性工程盡快的走入大規模集約化的軌道。南方電網公司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全力服務和支撐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發展目標,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的能源體系,以實際行動更好的服務和融入海上風電的發展,全力推動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的高質量建設,謝謝大家。
(根據演講速記整理,未經演講人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