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7日-20日,2021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 2021)在北京新國展隆重召開。作為全球風電行業年度大的盛會之一,這場由百余名演講嘉賓和數千名國內外參會代表共同參與的風能盛會,再次登陸北京。
本屆大會以“碳中和——風電發展的新機遇”為主題,歷時四天,包括開幕式、主旨發言、高峰對話、創新劇場以及關于“國際成熟風電市場發展動態及投資機會”“國際新興風電市場發展動態及投資機會”“風電設備智能運維論壇”“碳達峰碳中和加速能源轉型”等不同主題的15個分論壇。
其中,10月18日上午,CWP2021高峰對話三舉行。來自全球頂尖油氣公司和風電企業的代表,以及行業專家圍繞“油氣公司能源轉型的表與里”話題,共同探討油氣公司能源轉型與發展的方向。
對于已在傳統能源行業浮沉數十年的油氣公司而言,傳統油氣主業與企業命脈緊密相連,為發展之基。而在雙碳目標背景下,絕大多數油氣公司已未雨綢繆,深度布局未來的能源轉型。油氣企業的基因也正在從油氣龍頭,向綜合能源巨擘演進。
想了解未來的油氣發展之路應該怎么走,油氣企業發展新能源如何跨界,新舊能源企業的合作將碰撞出哪些火花等,這篇觀點摘要不容錯過。
本次高峰論壇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主持,中海油融風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樹德,道達爾能源亞洲研發副總裁徐忠華,BP中國戰略合作關系副總裁肖剛,Equinor中國總裁Marc Courtemanche,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研究員、副院長楊雷,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曹志剛參加。
業內有觀點認為,在能源轉型道路上,天然氣可能是個有效的過渡。以天然氣加可再生能源的組合為路徑,逐漸替代煤炭,成為業內一些企業的備選方案。但也有相悖的觀點認為,天然氣是斷頭橋,有“欺騙”性質,因此認為油氣公司發展天然氣是有問題的,油氣公司不能寄希望于天然氣,需要一步到位發展可再生能源。
對此,肖剛稱,從天然氣2050年的需求來講,BP在年鑒統計預測里面給了三種不同的預測場景,給出一些理性科學的預測而不是預判這個市場,在這個場景里面的規劃為:一切如常,不再做大的改變,快速轉型以及近零三種不同的場景。在三種場景里面只有在一切如常的場景里面,天然氣到2050年還是會持續增長,比2020年增長30%左右。在快速轉型場景里,BP預測到2050年天然氣實現達峰狀態。在近零的場景下,天然氣比2020年總共的全球需求量會下降差不多三分之一。天然氣在這三個場景里都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到近零的時候,生活還得繼續,怎么跳到那一步,天然氣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亞洲區域,因為亞洲國家都是很多新興的經濟體,包括中國、印度,能源的增長,經濟增長還是處于高速狀態,這樣的場景下,新能源在滿足能源需求增長的角度不能夠替代那么大的作用。比如去年整個中國電力需求,新能源新增的量跟去年整個中國電力新增的量相比還是滿足不了增速,更不用說去替代以前的化石能源。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天然氣會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很多油氣公司都將實現凈零排放和碳中和的計劃選在了2050年,為什么業內有此不約而同之舉?這是深思熟慮的不謀而合,還是追隨?
徐忠華說,設定2050年這個目標,對很多公司來說不是一定要在2050年剛剛達到,我們希望在這之前更快達到。從能源轉型和碳中和角度來看,這在條路上,企業應該秉持兩個很重要的方面,這幾乎是所有能源公司肩負的使命:一個是能源安全,還有一個是如何應對氣候變化;谶@兩點,我們發現整個過程還得秉持一個理性、循序漸進的角度。設定2050年這個目標一定程度上是基于我們認為技術的可行性、能源規;、安全等方面的角度考慮,2050年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的目標,基于這個目標,很多公司會設定具體措施。比如以道達爾能源為例,整個能源業務結構會進行比較快速的改變。2020年的時候,道達爾大概液體的能源,包括石油、生物能源大概占到55%的能源,天然氣占到40%,電力占到5%,2030年會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石油液體業務結構會降到35%,天然氣會升到50%,電力會升到15%。到2050年的時候基于要實現碳中和目標,會把整個液體燃料降到20%,天然氣跟電力會升到40%。
對于為何積極力爭早日實現碳中和,張樹德稱個原因來自國際層面,在去年9月份和12月份兩次提出和強調了3060目標,尤其是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是履行大國義務的體現,同時也是實現構建人類氣候命運共同體的新舉措;第二是國家層面,雙碳目標的制定也是黨中央深思熟慮的重大決策,已經納入到我國生態文明整體布局中;第三是行業層面,目前碳排放占比較大的主要還是能源企業,有的甚至占比達到90%以上。中國海油是中國央企,在國資委連續17年排名都是A+,而作為央企要承擔政治擔當和使命擔當。同時雙碳目標的實現也是內在發展的需求,其實中海油早在多年前就提出以綠色發展為理念的總體發展目標,明確指出要實現從傳統能源向新能源的跨越,目前中海油也在按照這個目標在逐步推進。
油氣企業深度布局能源轉型,越來越多跨界新能源,對于新能源行業來說,意味著什么?“打開能源邊界,是新能源和能源投資類企業的契機!辈苤緞傉f,從認知上講,這是一個特別大的變化。還有一個變化就是氣候變化從遠到近的變化。從2015年《巴黎協定》的簽署,讓全世界178個締約方都擁有了同樣的目標。彼時認為實現這個目標還有很遠的距離。然而,從近3-5年來看,每個人都能明顯的感受到氣候變化。越來越多的自然災害影響著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從企業層面看,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很多能源型企業都在各自的賽道打拼、發展。而現在,以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的排放目標,實際上將能源的邊界打開了,這也成為了新能源企業和能源投資類企業的一個契機。
邁向雙碳目標,油氣企業有哪些具體方案,又將如何去落實這些方案?張樹德說,,中海油作為央企,履行責任擔當、政治擔當是應該的。很多人提到天然氣,其實中海油對天然氣非常重視,在“十三五”期間生產量1166億,進口量LNG 1.2億噸左右,是國內天然氣第二大生產商。并且計劃今年天然氣的占比為21%,到2025年提到30%,到2030年力爭達到50%。這也說明天然氣市場,在中國國內還要增級保供的情況下,需求量很大。既然市場有需求并且相對低碳,那中海油就要滿足需求,積極踐行理念;第二,關于能源轉型,尤其是海上風電,中海油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新能源公司,開展海上風電、陸上風電、光伏等業務。而現在還要以海上風電為主,是因為跟海油的產業布局非常相關,且也具備一些比較優勢。中海油在海上深耕細作了40年,尤其是在遠海,有200多座平臺,經驗豐富,儲備齊全。第三,中海油有強大的設計、建造、施工安裝能力,比如旗下有中海油服務、海油工程、海油發展等等企業。此外,在深遠海領域,中海油具備獨特的技術,比如浮式技術、水下技術等等。從某個角度而言,以后深遠海風電開發的技術可能都來自于深海的油氣技術。
未來的油氣發展之路應該怎么走,企業順利轉型發展的關鍵要素是什么?Marc Courtemanche認為,Equinor也要考慮未來的產業發展,公司有資金,也在進行投資,同時也在與一些電池企業進行合作。在未來50年里,公司要進行深海采礦等等,但是所有這些不意味著要失去原有的核心產業,公司要使用未來的價值支撐來推動實現能源轉型,同時在未來服務世界的發展。
楊雷則認為,傳統的觀點是“誰掌握了油氣就掌握了世界”,但是現在明顯可以感受到是“誰掌握了技術就掌握了世界”。當前,我國正處在產業快速升級的革命性時代,能源公司要面對從過去的資源驅動型向技術驅動型的轉變。受到外部環境約束早的是煤炭資源,而現在大的約束是環境。從資本市場上看,之前的能源公司都是排行榜前十,而現在幾乎全為技術公司,也在說明現在的觀點。作為有社會責任的能源企業來講,碳中和帶來的其實是一個機遇,也是所有能源企業內在的動力。能夠讓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在新的產業發展過程中謀取制高點,讓企業能夠傳承,發展百年基業,也能夠回饋股東、回饋社會。所以,能源公司來應對氣候變化,所提出的轉型目標是特別好的。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挑戰,而我們在探討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看清方向、找到新的發力點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