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7日-20日,2021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 2021)在北京新國展隆重召開。作為全球風電行業年度大的盛會之一,這場由百余名演講嘉賓和數千名國內外參會代表共同參與的風能盛會,再次登陸北京。
本屆大會以“碳中和——風電發展的新機遇”為主題,歷時四天,包括開幕式、主旨發言、高峰對話、創新劇場以及關于“國際成熟風電市場發展動態及投資機會”“國際新興風電市場發展動態及投資機會”“風電設備智能運維論壇”“碳達峰碳中和加速能源轉型”等不同主題的15個分論壇。能見App全程直播本次大會。
明陽國際海外合作總經理胡易選,出席大會并參加了開幕致辭。
以下為發言全文:
胡易選:謝謝主持人,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下午好,我是來自明陽風電國際業務部海外合作的胡易選,今天我想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關于海外的中低風速的解決方案,以及在新的形勢下,如何更快的跟投資商、機構做更多有效的協調和協同。
整個匯報和交流主要分成四個部分。
,簡單介紹一下明陽基本情況,針對常規的技術路線和產品做些簡單介紹,后切入到海外中低風速的技術和產品方面的一些儲備,再配合市場方面開發的一些策略,來同大家進行展開。明陽全稱是明陽智慧能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主版上市的新能源企業,公司是1993年成立,早期以電氣的中低壓產品起家,2006年進入到風電行業,在全球這些客戶和各位同仁支持下,截至今年第二季度累計裝機質量是35個GW在全球排名第六,從2009年開始一直走半直區傳動技術路線,一直至今。目前2010年開始做國際化,在全球有四個業務中心,包括東南亞、東北亞、歐洲和美洲業務中心。在整個業務開發過程當中,重點講在東南亞和歐洲的匹配,包括中低風速、新的開發機會,F在的主機場跟五年前或者十年前的主機場不太一樣,那個時候我們關注的更多的是主機,隨著資源開發的節奏和現狀,我們需要兩條腿走路,一條腿近期要以這些項目為切入口,同時在這些開發的過程當中主機場也需要承擔越來越多的職責,后續不管是做市場開發還是做當地的服務、運維都是會提供非常好的保障。
簡單的匯報一下我們在業務中取得的一些成績,明陽是從2010年開始拓展海外業務,老板有句話叫做十年磨一劍,我們用十年的時間把技術開發、消化、引進、以及國內產業的供應鏈布局。2020年和2021年是明陽在行業風電當中取得結果的一年,這個結果也符合產品引進和消化的曲線。在東南亞這個區域里,我們現在累計在手的訂單超過75兆瓦,包括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
第二,在東北亞區域,明陽是一個進入到日本、韓國這樣的高端市場中國主機廠家,歐洲業務方面,目前正在交付意大利30兆瓦,這也是中國的主機廠次走進地中海,走進他們的海域當中,整個項目會在明年的第二季度進行定瓦。在西班牙項目上,我們會在2023年完成供貨,美洲區域會逐步由前期的資源開發,逐步過渡到后續的產品和相關一些供貨。不管是東南亞、東北亞還是美洲和歐洲,都是在圍繞兩個事情在做,一個是比較有優勢的海上風電,是各個區域當中業務開發的著重發力點。二是明陽一直在倡導大風機,就是單機容量越來越大,葉輪越來越大,包括后續在重低風速區域,大家會看到一個非常明顯的契合點。
明陽的技術路線經過十年時間的驗證,有三個點是優勢,這些優勢也會在后續的中低風速市場上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個是可靠性。整個機艙部分是沒有主軸,機艙部分替代了傳統的中間的軸部分,對于主機的核心,尤其敏感機箱沖擊非常小,所以確保整個技術路線的可靠性。第二個是應用了中素的齒輪箱,工作在300轉的滿發功率相對于傳統的,能夠極好保障齒輪箱獲得更長久的應用。
第三是主機尺寸小,重量輕,從陸上和海上做兩個橫向的對比的情況看,主機部分有30%以上的優勢,重量部分會有至少30%的優勢,隨著后續從陸地到海上,從潛海到深遠海的開發,這一部分的產品優勢會拉的越來越開,能夠給我們帶來什么好處呢?首先這種尺寸小,重量輕,它對于欠發達國家和地區整個機線的壓力會非常;其次對于傳統的行業供應鏈建設要求會少,因為在電機功率增長過程當中,對于供應鏈的壓力并沒有形成線性的增長。
明陽在發電機功率上面沒有做大的提升,但葉輪直徑上把原來的156直徑做了大幅度提升,這對于后續在東南亞區域的中低風速的開發會具有非常大的競爭優勢。
明陽的技術優勢從2008年嘗試做臺全球抗臺風的風力發電機開始,過去的13年當中,一直在做主機場怎么能夠在風電廠當中應對極端天氣,明陽的抗臺整體的方式應該說分成幾個部分,是結構建力加強;第二是在風電廠的運維管理。這是目前陸上和海上基礎的儲備情況,陸上是3兆瓦到6兆瓦的級別,我相信后續海外的中低風速區域當中會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做一些清潔能源的輸出,不管是生存風速還是平均風速,應對海外中低風速區域都是做了比較好的針對性的設計。
有了比較穩定的技術和產品儲備,在海外業務的開發過程當中,開發策略也仍然是我們在這些中低風速區域當中所不可避免的話題。國內風電也是,早期在歐洲北海地區,沒必要考慮臺風,但是現在面臨的挑戰會不一樣,海外中低風速區域其實需要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接下來海外業務的開發過程當中,尤其東盟這一塊,中低風速會是我們重點攻克的技術課題。
我覺得現在是一個非常好的時間。作為從業者我想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參與。,對于主機場不單單想著怎么樣賣風力發電機產品,更多需要從政策層面,從技術層面利用主機場的技術專業性,細分領域專業性,能夠配合政策咨詢機構、配合行業專家,把這些風電項目的開發的更為合理。項目只有開發的更成熟或更合理,才會有更多的投資者,更多的從業者參與進來。所以整個的參與過程會把它做牽制化。第二,服務的本地化,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課題,我們會設立當地的服務網絡,在整個服務當中會越來越多的吸引當地風電從業人員,讓他們能夠加入到整個過程中來,把中國在風電行業所積累經驗做一個傳承和分享,更好的去服務于當地的新能源發展政策。后就是在產業投入這塊,包括葉片場、主機工廠,在合適的時間都把它納入到跟大家共同討論的話題當中來。
我們希望能夠利用現在好的產品、好的行業和產業鏈,服務到我們所在區域的國別當中去。謝謝大家。
(根據演講速記整理,未經演講人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