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補貼后一年,海上風電不僅立足“搶裝”當下,更在謀劃“平價”未來。近期兩個海上風電項目,主機開標曝出低價,不足4000元/千瓦的報價,與去年同期相比幾乎腰斬。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能源報” ID:cnenergy 作者:張子瑞)
“平價和降本應是產業研發創新和技術迭代的自然結果,而不應是一些企業市場競爭的價格策略。如何保證25年甚至更長的生命周期內,風機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海上風電降本的前提和基礎!痹诓痪们芭e行的2021北京國際風能大會高峰論壇上,業內對當前的海上風電快速降本,持謹慎觀望態度。
有觀點認為,在保證全產業鏈健康發展的前提下,海上風電真正進入全面平價仍需3—5年。
個別項目風機低價,
不代表全行業進入平價
近期,開標或開工的項目,印證了海上風電平價的大趨勢,給人海上風電實現平價近在咫尺的既視感。然而,據業內人士介紹,這些項目有其特殊性,有的項目屬于重新招標,有的項目離岸較近、工程造價低,有的項目能享受地方補貼。
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研究院院長張凱表示,中國海裝在探索海上風電平價上先行一步,但他同時表示,不僅要實現設備降本,安裝成本、運維成本更要同步下降,才能支撐整個行業邁入平價時代。
業界認為,當前風電整機環節承受較多降本壓力,而在工程等其他環節缺少降本驅動力。哈電風能總經理譚文理表示,海上風電基礎設施建設剛性較強,很難在短期內大幅度降低成本。
從幾家上市整機商的財務報表分析,海上風機業務基本處于微利水平。如果沒有合理的毛利率支撐,持續的研發投入將會成為無源之水。
中國海岸線長,海床地質條件和風資源條件差異較大,實現平價的邊界條件各不相同!皞別項目可以實現平價,不代表整個風電行業已經進入平價!睒I內人士稱。
降價是技術創新所致,
還是市場策略使然
沒有人懷疑,持續降本是海上風電行業的選擇。問題是,如何降本才是可持續的。
有整機商認為,當前海上風機價格的下降,是技術創新的結果。不過,這一觀點并未獲得業內廣泛認同。
“創新是有的,但如果短短幾個月,海上風機的單位千瓦造價下降2000元,說成是技術創新的結果顯然是避重就輕!憋L電行業相關技術人士告訴記者,“眼下海上風電的大幅降本,與其說是技術創新的結果,不如說是整機商為了獲得市場訂單,消化去年以來富裕產能的結果,同時也是占據更大話語權的開發商施壓的結果!
整機商不想方設法降本,就無法獲得市場訂單,將直接導致在市場份額排名中掉隊。
對于整機商而言,面臨著大宗商品原材料上漲等剛性成本支出,整機商有限的毛利率很可能被原材料吃掉。如果整機商沒有合理的利潤率,技術研發投入就不可持續,終反而拖了技術降本的后腿。
在一位風電業內人士看來,風電行業肉眼可見的明顯技術創新,就是風機容量的大型化。國內整機廠商的海上風機產品線,已經從5、6兆瓦步入到10兆瓦以上。
之所以整機商如此熱衷于大兆瓦機型,也正是因為機組大型化是當前攤薄海上風電成本的一個主要途徑。隨著風機容量的增長,其成本并不會等比例增長,同時,大機組還能減少機位點,顯著降低風場初始投資。
明陽智能總工程師賀小兵認為,海上風電只靠大機組或者僅通過降低機組的成本達成平價,并不現實。還需合理分攤海上風電送出工程成本,降低海工建設成本等多環節的配合。
“目前,風電降本速度太快,整機商被迫降價。雖然在個別項目上實現了降本,但包括主機廠、零部件廠等整個產業鏈,都需要為此付出一兩年的療傷過程!备ヌm德中國區董事長兼CEO勾建輝表示,“降成本是可行的,但技術迭代不是一夜之間實現的,需要時間和過程!
是激活降本潛力還是帶來價格博弈
當前,我國海上風電的單位千瓦平均造價約為15000元左右,此前開標的浙江象山、蒼南海上項目約為12000元。據測算,海上風電若要實現平價上網,綜合開發成本仍需在當前基礎上再下降40%左右。
如果以陸上風電為參照,目前,陸上風電單位千瓦造價已降至4000元左右,按照海上風電造價是陸上風電造價兩倍的規律,未來,海上風電單位千瓦造價有望降至8000元左右。
在金風科技總工程師翟恩地看來,風電降本是趨勢,但要有個過程。到2024年或2025年我國海上風電實現平價,是比較理性的目標。
業內的共識是,海上風電大的風險是設備的可靠性。隨著風機大型化發展,對其可靠性的要求將大幅提高。因此,要更加重視產業鏈的平穩、安全、可靠。
翟恩地坦言,行業還有很多技術難關沒有攻克,例如,葉片、軸承、PLC芯片等,再如,怎樣把機組的重量降下來。
國家能源集團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產品開發分公司總工程師王小虎呼吁,海上風電不應只關注初始投資,也應關注運營期成本,突破海上風電卡脖子技術,保障風機安全性、穩定性,才能降低運維成本。
勾建輝舉例說,復興號高鐵采用標準動車組后,成本下降了約40%。同理,風電也可以進一步實現標準化、系列化。在供應鏈方面,降本的重要措施是規模效應,產業鏈上下游不能相互擠壓,而要共同向外。
顯然,在海上風電領域還存在一系列技術掣肘。是應該等技術實現了突破,再去降本實現平價,還是應該通過去補貼、平價,倒逼行業創新技術,提質增效,這似乎是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對此,業內的看法并不一致。
不過,不能忽視的一個事實是,當前,海上風機降價較猛的多為第二梯隊整機商,而傳統的梯隊整機商在價格上則較為謹慎,是否跟進仍有待觀察。
翟恩地認為,由于競相降價,當前風機行業已經沒有品牌溢價!熬拖駥汃R車和夏利車,沒有了區別”。
價格策略激進的廠商是真正發揮出鯰魚效應,激活全行業的降本潛力,還是把整個行業帶入價格博弈的往復循環,需要市場進行檢驗,需要時間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