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19日宣布,自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
央行稱,將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機構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據貼現利率管制,改變貼現利率在再貼現利率基礎上加點確定的方式,由金融機構自主確定;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不再設立上限。
這意味著中國利率市場化進程邁出了關鍵性一步。
前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余永定說:“取消利率下限釋放了重要的信號,指明了未來改革的方向。推進利率市場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抑制投資套利活動,貸款意愿強烈的企業特別是民企,將更容易獲得資金支持。”
中國國家統計局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5%,低于季度的7.7%。多個海外投行也調低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
“在當前經濟增速趨緩、金融市場風險積聚的背景下,中國央行此舉釋放了強烈的深化改革信號。”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殷劍鋒說,“金融市場向來是中國經濟改革的敏感領域,中國政府借此向外界傳遞穩增長、調結構的堅定決心”。
分析人士認為,放開貸款利率管制有助優化金融資源配置,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促進經濟平穩發展。
上海鷹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民營企業,總經理洪英杰說:“我們很樂意看到這一改變。以往企業在與銀行打交道的時候并沒有談判能力,降低融資成本將有助于我們應對當前的經濟環境。”
中國加快利率市場化的步伐受到外界歡迎。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張智威說:“我們并不感到驚訝,因為利率市場化是中國政府今年明確要推動的改革,長期來看這是非常有意義的政策。”
上海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院長張春認為,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宏觀經濟政策走向重回“寬松”,因為很少有企業能以0.7的下限利率貸到款,這一舉動更多的是中國改革邁向深水區的信號意義。
德意志銀行亞太區投資銀行執行主席蔡洪平認為,當前實體經濟缺錢,銀行利潤依然很高,利率市場化有助于收窄銀行息差,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盡管在當前資金面偏緊的情況下,企業實際貸款利率很難有大幅度下調,但業內人士認為,利率市場化將縮小銀行息差收入,從而改變“千行一面”的同質化經營,倒逼銀行加快差異化策略,更好地服務中小企業和實體經濟。
但專家同時指出,中國央行仍然沒有取消存款利率上限,表明了中國政府一貫的審慎態度。
“利率市場化的核心是放開存款利率,但在當前市場資金比較緊張的時候,貿然放開存款利率可能帶來高息攬存大戰和部分銀行的流動性風險。存款利率市場化必須在流動性充裕的背景下才會擇時推出。”殷劍鋒說。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認為,存款利率放開,就意味著銀行有經營不善和倒閉的風險,因此前提是要建立儲戶保護機制也就是存款保險制度,屆時存款利率放開也就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