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英拉政府近年實施了一系列經濟扶持和激勵政策,比如當米價下跌、米農受損失之際,政府以高于市場的價格收購大米;計劃在未來十年投入720億美元建設道路、橋梁、發電站等;在緬甸投資碼頭和工業區建設等。
這一系列的經濟政策如今在泰國卻遭到一些人的批評。批評人士認為,泰國的教育產業投入不足,人力資源培訓系統也不完善,泰國政府不應僅僅在道路、橋梁、大米方面進行投資,泰國應當加大教育產業投入,提升泰國勞動力素質,為泰國贏得國際競爭力。
記者了解到,亞洲媒體“Tintellasia” 近日發表評論稱:
人們將學習失敗教訓的眼光從日本轉移到美國,再移向了歐洲,如今這一焦點集中在泰國。
考慮到泰國每年5.3%的經濟增長率,其年輕化和不斷膨脹的人口結構,以及近兩年來令人意外的政治穩定等因素,許多人或許對要從泰國吸取失敗教訓的說法感到驚訝。
泰國女總理英拉執政兩年來,英拉似乎逐漸平息了國內政治動亂。這場動亂曾在2006年曾使其兄長即原泰國總理他信流亡國外。
英拉政府近年采取了一系列的經濟扶持政策,如補貼因大米價格下跌的大米產業,為買車者提供資助,為各類大型項目提供財政支持等等。所有這些都是以犧牲泰國長期競爭力以及繁榮為代價的。如果泰國要避免許多發展中國家遭遇的“中等收入陷阱”的發展瓶頸,泰國不應僅僅為大米產業投資,而應當為自己的未來投資,尤其是應當投資教育領域。
當大米價格下跌,米農遭受損失之際,英拉政府為了扶持大米產業,以高于市場的價格購買大米并囤積于國家倉庫。英拉政府這一舉措就是一個損害泰國未來競爭力的佐證。
穆迪投資服務機構表示,對大米產業的補貼將會損害泰國的信用評級,但是英拉一意孤行,甚至不惜解雇商務部長來實施其補貼米農的政策。
退一步說,這一政策不會使沒有使泰國陷入破產,總量為3460億美元的泰國經濟可以解決政府補貼大米的問題,因為政府僅僅花費了44億美元實施大米收購。但是,英拉政府其他的政策似乎漸漸出現了其兄長他信時期相同的麻煩。
今年一月份,英拉政府啟動了一個提高泰國人民生活水平的計劃。英拉政府計劃在未來十年來投資720億美元,用于交通、能源和電信工程建設。另外,英拉政府在鄰國緬甸正在推動一項價值86億美元的港口和工業區的項目。上周,英拉在土耳其呼吁建設一條連接歐亞的“新絲綢之路”的鐵路項目。
但是,比這些雄心勃勃的計劃更加重要的是,應當在教育以及勞動力培訓方面投入更多資金,以提高泰國生產力,使泰國可以趕上世界上的發達地區。
研究泰國經濟發展問題的澳大利亞國民大學經濟學家Peter Warr表示:“似乎沒有任何跡象表明,現任泰國政府已經認識到了人力資源培養投入不足,以及教育系統亟需改革等問題。”
泰國的問題顯得尤為關鍵,因為泰國是東南亞地區的榜樣。尤其是當緬甸走出數十年的孤立,正欲大展宏圖建設健康經濟之際,緬甸希望從泰國那邊獲得指引和資本支持。泰國如何發展也將影響到其他鄰國如柬埔寨、老撾和越南等。
目前,泰國的平均GDP水平在十多年以來徘徊在美國的15%到16%之間。如今,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不景氣,中國經濟增長變緩,印尼、菲律賓和越南正逐漸吸引了原本應流向泰國的資本。隨著工資增長、生產成本提升、泰國應當加快步伐,建立起電器和汽車等部門組成的高科技產業價值鏈,生產出屬于泰國自有的產品,而不是僅僅為日本品牌代工。
要培養企業家隊伍,需要巨大的投資以及政治決心,如今在泰國這兩樣都缺乏。 政治家和商人只將眼光投向道路、橋梁和發電站方面的建設,而政客和商人們從中大賺其錢。
他信政府曾經投入大量資金支持農村建設,這是一個建立經濟平等的政策,但是這對建立有效的法律信用系統,以及人力資源培養方面毫無助益。而他信流亡之后到她的妹妹英拉上臺這段時間里,泰國五位總理除了防范政變之外,什么實事也沒干。
現在泰國處于相對的平穩期,應當要著眼于投資自己的未來了。應當在人力資源培養和教育方面多花些錢,而不是僅僅將錢花在補貼大米產業和土工工程建設方面,這樣泰國才會有一個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