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變“鬼城”,地產泡沫向中小城市轉移;城鎮建設淪為“圈地運動”,地方與開發商聯手囤地;地方政府負債率逐年增長,借新債還舊債……當前,在熱火朝天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少數地方正滑向各類歧途,其背后的風險悄然滋長。
【舉債造城】地方政府債臺高筑
隨著我國城鎮化快速推進,不少地方熱衷于拉大城市框架,從省會城市到小縣城都在制定和實施規?捎^的城市新區建設計劃,但資金短缺和融資渠道狹窄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各地政府。
西部一個城市新區由于上級劃撥的財政資金有限,這個新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基本上來源于銀行融資,2012年貸款融資近20億元,大多采取小額短期高利息的形式,部分貸款年息高達12%,且存在“借新貸還舊貸”的情況,財務壓力較大。
2010年4月,鄂爾多斯康巴什新區一處工地。當地由于新建的住宅樓居住人少,被稱為“鬼城”。
據國家開發銀行日前預計,未來3年我國城鎮化投融資資金需求量將達25萬億元,城鎮化建設資金缺口約為11.7萬億元。而2013年至2015年,財政資金僅能支持當年城鎮化新增投資的五分之一左右。
【畸形地產】爛尾工程泡沫叢生
隨著房地產調控的日趨嚴格,部分房企正加速向中小城市轉移,造成個別城市建設投資巨大,產業空心,市場需求不足,房地產泡沫有擴大蔓延趨勢。
在貴州黔東南自治州,35萬人的縣級市凱里同時開發了十幾個大型房地產項目,城市變身大工地。其中,“未來城”項目僅住宅面積就達到500萬平方米,預計提供5萬多套住宅,居住近20萬人口,相當于凱里人口的一半。而像這樣的樓盤在凱里還有不少。
類似凱里的城市還有很多,上海易居研究院發布的2012年中國城市房地產市場風險排行榜中,排名前50名的城市中,共有46個城市位于內陸地區,幾乎都是中小城市。
一些地方打著推進城鎮化的旗號,紛紛建設新城新區,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大量圈地】政企“合謀”囤地升值
當前,我國部分地方政府與房地產企業“合謀”,一邊大范圍圈地賣錢,打著“城鎮化建設”的旗號,一邊大面積囤地升值,威脅著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
黑龍江省慶安縣國土局副局長張金省稱,慶安地處東北腹地,多是黑土地,上級劃撥的用地指標有限,每年不到100公頃。“而一個企業用10公頃的現象很普遍。”張金省無奈地說,盡管這些土地采取宅基地置換、增減掛鉤等方式取得,仍難免踩住土地紅線的危險。
“上屆政府賣下屆政府的地”的現象在不少地方非常突出。福星惠譽地產公司副總經理姚澤春說,部分地方政府將大量的農業用地“劃”為建設用地,以此來賣錢。“一些地方按照其開發規模計算,地都賣到20年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