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十四屆中國國際機電產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機博會”)在武漢開幕,雖然江城飄起了細雨,但并沒有澆熄觀眾的熱情。據組委會不完全統計,展會首日迎來1.6萬人次觀眾,現場成交3000萬元。
展會現場,國外和國內企業呈現出了兩種完全相反的表現,來自日本等國的企業攜各自尖端產品亮相,并表示想通過武漢進一步搶灘中國市場;而中國企業卻更多地表現出對外貿的好感和熱情,紛紛想拓展海外市場。不過,兩者都在感嘆“日子不好過”。
行業現狀行情差銷售額連續21個月下滑
昨日上午機博會開幕不久,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已賣出兩臺總價超60萬的設備。不過并不是所有企業都能這么幸運,大多數的企業一上午“顆粒無收”,采訪過程當中不少企業都“吐槽”日子難過。
“我們工程機械行業銷售額已連續21個月下滑”,在昨日的機博會現場,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江琳透露了一組令人擔憂的數據,而經濟持續下滑也讓上下游企業頗為“受傷”。
華中數控銷售管理部副部長萬謙介紹,今年上半年其銷量相比同期漲幅不到10%,而去年相較于前年則下滑30%,“乍一看好像形勢在好轉,但我們的增量主要是來自機器人等其他行業,機床設備并沒有明顯的增長,甚至跟去年比還下滑了”。沈陽機床湖北區域總經理鞠志鑫透露,今年上半年機床全國銷量同比下滑三成。
作為下游企業的配件廠商也感受到了來自行業的“寒意”,“現在挺艱難的,一年比一年差”,于2010年進駐武漢市場的臺灣正河源機械配件有限公司武漢辦事處營業專業張清坤表示,2008年的“4萬億”政策拋出后,高鐵等基礎建設跟上,制造機械不足,“那么就需要去做這些機器,我們零配件廠商多少能分到一杯羹,現在的情況比2008年的情況還差”。
本土企業尋出路本土企業嘗試多元化發展
如何找尋出路成為眾多企業關心也是憂心的問題。在昨日的會展現場,武漢青船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除擺上“看家”的等離子切割機外,還擺上了一個乒乓球臺和籃球板。
“真的是太艱難了,我們也在嘗試著多元化發展來尋找出路”,該公司商務部經理童珍萍介紹,為彌補造船設備低迷帶來的損失,公司嘗試著準備生產體育設備。
除多元化發展外,童珍萍還介紹,公司也在積極地拓展海外市場,“今年國內情況很差,但新加坡、印尼等地方還有些訂單。”童珍萍說,以往船廠喜歡采購大品牌、技術更為高端的設備,而現在價格對他們更具有吸引力,中國設備因此更受歡迎,“同類產品,國外企業賣100多萬元,我們才賣五六十萬元。”
也正因如此,中國企業加速了布局海外市場的力度。童珍萍介紹,以往公司設備主要內銷,去年開始逐步轉外貿,“以往一年頂多出口一兩臺,今年出口已經占了銷售額的1/3,主要銷往印尼、新加坡等國。”
走青船科技“路子”的企業還不少,萬謙表示,“目前靠內貿的企業日子都不好過,好過點的都是靠海外市場。比如隨州的合力機械,去年外貿出口僅占30%,今年上半年已經上漲到了70%”。
國外企業借展會外企想要拓展華中市場
國內的企業想出去,但國外的企業卻拼命想進來。本次展會上,日本KASUGA、OKK等國際機電企業紛紛首次在漢亮相,而“誠招華中代理”的字樣隨處可見,毫無保留地透露了他們拓展華中市場的欲望。
KASUGA市場經理王文健介紹,公司業務主要分布在歐美、東南亞等國家。他說,近兩年歐美市場經濟不景氣,公司業績也大打折扣,但相對來說在中國的銷量則比較平穩。
王文健說,為此公司加速了布局發展中國家的步伐,“中國和東南亞是。”他介紹,公司已進入中國市場20年左右,業務主要集中在廣東省,而中西部只在四川有代理商,“終目標當然是覆蓋全中國。”
有此雄心的不止一家,日本OKK展位相關負責人劉超也表示,公司布局中國市場15年左右,業務已基本覆蓋了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地區,但整個中西部市場仍是空白,公司正逐步從華南、華東這些需求量大的市場,轉向華中、西部這些需求量也逐步釋放的市場。
劉超介紹,雖然還沒正式布局華中,但公司產品已經通過沿海代理商賣到了武漢等華中市場,而且銷量可觀,“今年在中國的銷售額已經有10億元,同比增長了30%-40%,主要是華中這些還沒有完全開發的市場貢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