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消息,《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16日正式發布,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首次以國務院的名義就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發文,具備較強的標志性意義。
城市基建有望迎數萬億投資
文件要求圍繞改善民生、保障城市安全、投資拉動效應明顯的重點領域,加快城市基礎設施轉型升級,全面提升城市基礎設施水平。同時,推進地鐵、輕軌等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建設,發揮地鐵等作為公共交通的骨干作用,并帶動城市公共交通和相關產業發展。重點領域包括:加強城市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城市管網建設和改造力度、加快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以及加強生態園林建設。
與此同時,文件還稱政府應集中財力建設非經營性基礎設施項目,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投資、建設和運營可經營性項目。此外,還要積極創新金融產品和業務,建立完善多層次、多元化的城市基礎設施投融資體系;研究出臺配套財政扶持政策,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城市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
分析人士表示,城鎮化建設正在催生巨大的基礎設施投資需求,而如何通過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帶動社會資本共同參與,已成為時下各地破解發展資金難題的突破口。而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推廣更多公私合作的“PPP”(公私合作伙伴關系)模式項目,更好地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將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
從一些地方的探索來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很多領域都已引入公私合作模式,如保障房建設、道路建設、污水及垃圾處理;此外,教育、醫療、養老、文化事業等方面都已成為民營資本投資的新領域。
北京率先引進民資1300億民資投向市政建設
相關部門公布的關于《引進社會資本推動市政基礎設施領域建設試點項目實施方案》的政策顯示,北京市包括軌道交通、城市道路、綜合交通樞紐、污水處理、固廢處置等6個市政基礎設施領域,全面向社會資本開放。據悉,6個領域共推出試點項目126個,總投資3380億元,擬引進社會資本1300億元,用于建設地鐵14號線、7號線、蘋果園交通樞紐以及中心城區居民區停車設施建設等項目。
作為北京市首批引進的社會資本再生水廠建設運營項目,早在今年4月份,碧水源與順義區水務局就簽訂了順義區鎮級再生水廠特許經營協議,特許經營期為25年。自此,順義區北務鎮的再生水廠建設將不再由政府出資,而換成了專業的污水處理公司。
據業內人士透露,此次北京市政基礎設施領域率先向社會資本開放,首期啟動6個領域約27個市場化試點項目,項目總投資約1620億元,擬引進社會投資約680億元,具體包括:地鐵14號線等軌道交通項目3個、國道110二期等道路項目2個、蘋果園交通樞紐項目1個、張家灣再生水廠等污水處理項目10個、東南循環經濟園區一期等固廢處置項目4個、順義新城牛欄山組團供熱工程等鎮域供熱項目7個。
另外,結合“十二五”規劃,后期北京市擬再選取99個項目進行細化論證和重點推進,總投資約1760億元,后續預計引進社會投資約620億元,涉及地鐵7號線等軌道交通、京良路東段城市道路、中心城區居民區停車設施以及北苑北、望京西、通州核心區、麗澤、北苑、奧體南區等交通樞紐項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