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10月初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訪談時提出中方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之后,10月16日,東盟秘書長黎良明訪華,聚焦與中國共同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事宜。
上述消息一出,各界熱議,與基礎設施建設密切相關的國內工程建設承包商也看到了新的機遇,這是否將成為他們的下一場盛宴?
下一個投資金礦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受到如此重視跟市場需求有直接關系。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發言人張湘表示,從國際市場上看,資金匱乏是制約基礎設施發展的一個瓶頸,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很好的途徑,可以幫助我國的資金以比較合理或是國際社會所能接受的方式投入基礎設施建設。
業內人士也對此表示,基礎設施建設將是新興市場的下一個增長點。
某經濟學家指出,目前亞洲很多國家正處在工業化、城市化的起步或加速階段,面臨著建設資金短缺,技術和經驗缺乏的困境。
據印度方面相關人士透露,印度對公路、電力、水都有巨大需求,目前大的投資機會來自基礎設施建設,僅今年就有180億美元的投資缺口,未來五年的需求將有數萬億美元,印度基礎設施投資的黃金時機即將到來。
同時,文萊、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也在迫切期待著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現狀。
上述經濟學家還指出,雖然當前中國是第二大經濟體,但金融影響有限。對外貿易是衡量是否為經濟大國的重要指標,而這也是中國變成金融大國的一個重要步驟。
除金融條件外,我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具有較強的實力和豐富的經驗,具備“走出去”的條件。
上述經濟學家提出,該銀行由各國政府、企業、金融機構和投資機構等多方出資,但作為發起方,中國的占比還是比較大的,資金將重點投向公路、港口、機場、電力等領域。
張湘表示,這樣的舉措對國際基礎設施市場來說是個利好消息,也會幫國內承包商解決一些海外承包難題,中國的工程承包企業很歡迎和期待事情的落實。
國內機構海外投資受捧
事實上,中國和東南亞地區間的貿易額近年來增長很快,印度、越南、菲律賓等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我國為這些國家提供了很多資助。
據悉,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作為國家的政策性銀行,近年來大力支持國內企業參與國際性的基礎設施建設,并通過“兩優”貸款(援外優惠貸款和優惠出口買方信貸)的方式對不少國外項目給予資金支持,而我國承包商也受益良多,這緣于我國為外國提供貸款的條件之一就是工程項目只能由我國的承包商承接。
據張湘介紹,經濟危機爆發以來,由業主籌資的海外工程項目少了很多,但在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的支持下,國內承包商并未受太大影響,仍保持了一定的發展增速。
據了解,2011年,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1423億美元,同比增長5.9%,較2010年下降了0.6個百分點,與前幾年的快速增長相比,明顯進入了平穩發展階段。但2012年,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達到了1565億美元,同比增長10%,較2011年增加4.1個百分點。
張湘表示,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所有海外工程項目中,由國內銀行投資的項目占比達到1/3以上。同時,分布在亞洲和非洲的海外工程項目各占40%。因此,非洲是一個重要的市場,使用“兩優”貸款的項目也比較多。
據中鐵建某海外公司工作人員介紹,該類項目因風險較小而備受承包商的青睞。對此,張湘也表示,這里說的風險小也僅限于資金方面。因為工程項目都是分段付費的,利比亞、蘇丹等地曾出現工程項目完工后不能如期付款的現象。而如果是由我國給予資金支持,不能如期拿到工程款的概率是比較低的。
國內承包商或受益多
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對國內承包商來說是利好無疑,但是否會像“兩優”貸款一樣將項目交由國內承包商承接?
張湘表示,就目前傳出的消息看,該機構可能為多邊金融機構,我國作為發起方,可能會出大部分資金,但也會吸收來自其他國家或國際金融機構、私募機構的資金,到時候承包商如何拿項目還要遵守國際招投標規則。
她又補充道,國際招投標規則是完全公開且不受限制的,除非出現技術或資質方面的問題,不然不會強行禁止某家企業參與競標。
張湘指出,我國建筑企業在“走出去”的30年中積累了不少管理經驗,與國際其他承包商相比并不處于明顯的弱勢地位,反而優勢較大,因此我國承包商可能受益多。
同時,她還提到,現在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的運作方式受到不少規則限制,程序較為繁瑣,而成立一個多邊金融機構可能會使相關審批、放貸等流程更加規范。
此外,也有企業人士希望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設立能降低海外承包造成的資金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