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機械正在逐步蠶食德國制造的領先優勢。當此之時,一貫以冷靜著稱的德國人似乎也坐不住了,為了在日益激烈的價格競爭中戰勝中國廉價產品,德國機械制造商甚至準備做出“妥協”,并“武裝自己對抗中國”。這無疑是一個令眾多國人感到提氣的現狀。但是,在振奮的同時,我們更應該保持一份冷靜,因為“中國機械制造產業一直在盲目追求產能以及業績增長,在產業技術創新以及專利,特別是工程機械核心技術領域表現并不盡如人意”,我們只看到了“德國制造”在市場上的“沒落”,卻忽視了“德國制造以其卓越的穩定性和安全系數在全球購買者心中留下了卓越口碑”。
德國機械產業全線“沒落”?
因國內外需求下滑,德國至關重要的機械產業備受沖擊,2013年可以說是一個艱難之年。機床制造是德國工業和對外出口的關鍵產業,然而從2013年10月至12月其總訂單同比下滑了3%,尤其在12月份,下滑幅度更是達到了6%。德國機械設備制造聯合會首席經濟學家魏謝思表示,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必須繼續承壓。
至于工程機械行業,形勢更為嚴峻。舉世矚目之下,一度雄踞世界混凝土機械前三強的德國普茨邁斯特、施維英先后被三一、徐工兩大“中國制造”巨頭收歸旗下,如此一增一減,全球工程機械混凝土領域由“中國制造”主宰已是不爭的事實。
就在上周,又一個德國機械巨頭“拜倒”在中國制造的旗下,那就是成立于1978年、堪稱全球干混砂漿設備領域品牌的M-TEC。4月2日,中聯重科宣告正式完成對德國M-TEC公司并購項目的股權交割,M-TEC公司從此正式加入中聯重科大家庭,為中聯重科在全球領域更加合理地布局和拓展干混砂漿設備業務鋪平了道路。
隨著中國的機械產品生產力以及技術不斷更新發展,德國機械制造業看上去正面臨嚴重的挑戰,甚至是終將被“中國制造”取而代之的危險。
但事實果然如此嗎?
談到近年來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在德國接二連三的并購,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主席費斯特格認為,“只有那些后繼無人或者陷入經濟困境的家族企業才可能會成為被收購的目標”。事實上,德國在中國的投資要多于中國在德國的投資。數據顯示,目前有大約200家德國機械制造商在中國獨資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公司則是該數字的3倍。
從另一個角度看,雖然距離在不斷拉近,但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德國制造水平目前仍遙遙領先于中國制造。首先,從技術層面而言,德國機械制造的目標大多定位在高科技產品,它們擁有眾多先進的專有技術,這使得他們在歐美這種對產品的性能和環保等要求極高的市場上擁有統治級的競爭力;其次,即使從市場占有率來看,德國機械產品同樣領先于中國,他們在國際市場占比達到16.1%,是世界大機械設備出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