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日前下發一份關于開展融資租賃行業風險排查的通知,要求各省份商務廳對下轄的外商融資租賃、內資融資租賃企業在5月30日前,對各地區融資租賃企業進行集中的風險排查,并將結果進行上報。
“2013年來,融資租賃企業一天就新增一兩家,申設企業股東資質不一,一些企業設立后根本就未開展融資租賃業務,甚至被股東作為民間集資的平臺,這是此次風險排查的重點。”上海一家外商租賃人士稱。
中國租賃聯盟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融資租賃企業數量已突破1000家,比當年初大幅增加了466家,呈現爆炸式增長。其中外商租賃增加多,約420家。
本報記者進一步獲悉,此次風險排查也將用于推進“全國融資租賃企業管理信息系統”覆蓋面,如果融資租賃企業在4月底前仍未在該系統上線,將被作為重點排查對象。
核查股權結構、資金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此次排查的融資租賃企業范圍為2014年3月底前獲得試點資格的內資融資租賃試點企業,以及經過審批注冊成立的外商租賃企業,兩者均屬于商務部管理,不包括銀監會管轄下的金融租賃企業。
2013年三季度,商務部印發了《融資租賃企業監督管理辦法》,內資、外商投資融資租賃企業首度被納入統一的監管框架,其中明確“應當以融資租賃等租賃業務為主營業務”“不得從事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受托發放貸款等金融業務”。
“事實上,近期一些經營租賃公司涉及了大額非法集資活動,例如和諧租車事件等。同屬于商務部監管下的內外資融資租賃雖然直接非法吸收資金困難,但一些股東同時運營多個公司,融資租賃企業就被用于向非法集資平臺進行擔保,間接涉獵了非法集資。”一地區租賃協會人士表示。
據他透露,近期,行業內通報了一些典當企業非法集資案例,商務部已專門對典當企業進行風險排查。據了解,存在典當企業股東同時成立了融資租賃公司,在集資過程中,利用后者為典當企業集資進行擔保。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此次商務部重點排查的便是融資租賃企業股東、高管假借融資租賃企業名義,或者由其擔保,參與非法集資的情況。
“具體排查方案是,摸底融資租賃股東是否同時還投資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具有融資功能的企業,如果存在,便將此股東列為重點關注對象。”上述上海外商租賃人士稱。
據了解,另一個排查線索是,現有的融資租賃企業如果經營出現困難,或者異常,也將對其股東進行密切關注。商務部此次對于融資租賃企業經營異常的定義為:存在資金來源存疑、主營業務活動停滯、資產變動與主營業務嚴重不匹配。
本報記者獲悉,國內融資租賃企業爆炸式增長背后,不小一批新批設企業并未展業,牌照閑置或用于它途不鮮見。為此,2013年10月份,商務部還專門發文表示“對在上一會計年度內未開展實質性融資租賃業務,各地應責令其整改”。
部分業務風險集中
在行業呈現個別亂象同時,融資租賃行業的不良資產率上升也開始引起監管部門注意。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取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末,22家金融租賃企業不良資產率為0.49%,顯著高于2013年初的0.36%。
“金融業風險暴露具有滯后性,2008年首批銀行系金融租賃企業才成立,且金融租賃多有銀行、地方政府背景,不良資產暴露還低于一般內外資租賃企業。”上述地區租賃協會人士稱。
本報記者獲悉,2013年,受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需求不足影響,供應商租賃業務面臨巨大的風險控制和新增業務壓力。不少融資租賃企業在當年下半年花大力氣對合作的工程機械經銷商進行排查摸底。
此外,針對工程機械的行業特點,一些融資租賃公司還變通實行了季節性還款方案、推出不等額租金、跳期等。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進一步了解到,為此,一些融資租賃公司還專門制定重點行業準入標準,設定行業限額,引導項目投向,按季對重點行業情景度進行監測。
“融資租賃企業往往人員就幾個到數十個,以前往往人員重倉前線業務,中后臺配備人員很少,去年,一些中大型的租賃公司已成立資產管理部和運營管理部,配備專門風險控制人員。”上述租賃協會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