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連人帶機玩失蹤,600多臺設備不知去向
一樁懸案,至今困擾著千里馬工程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宣恩人李某向該公司購買兩臺挖掘機,共價值200多萬元。根據合同,李某首付24萬元,余款通過銀行按揭方式支付。
挖掘機交付后不久,公司發現,既收不到挖掘機的GPS信號,也無法聯系上李某。“顯然,一拿到設備就把GPS拆了,24萬拿到的挖掘機,轉手一賣可獲利幾十萬元。”千里馬公司法務部部長向成義說,李某冒用他人名義辦理銀行按揭,有詐騙嫌疑。
向成義表示,目前,客戶按揭購機后,人機消失的已有120起,失蹤設備價值5000多萬元。“這幾乎是行業通病。”湖北省工程機械商會副秘書長袁明忠說,商會30多家成員去年銷售各類挖掘機5000多臺,至少有600臺和客戶一起失蹤,設備價值少則幾十萬元,多則上百萬元,總價超過2億元。
人機消失導致企業出現大量逾期欠款,嚴重影響企業生存發展。“深受此害,有的企業無法支撐而破產。”袁明忠說。
600臺挖機被騙購凸顯行業監管漏洞
監管漏洞大量存在 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一知名品牌工程機械經銷商表示,該行業存在大量監管漏洞。
首先,購買汽車需上牌,辦理行車證,二手車也需要辦理過戶手續,而購買、轉手工程機械全沒有這些程序,任何人都可以購買工程機械,各種轉賣交易頻繁,但過程均沒有備案,無法追溯。
其次,經銷商雖然給工程機械安裝了GPS,但拆除輕而易舉。一旦丟失GPS信號,只能求助于警方和法院。
然而,向成義表示,對人機消失的客戶,連法律文書都無法送達,即使法院用公告送達的方式,后還是會因找不到被告而無法執行。經銷商反而要承擔訴訟費和公告費,得不償失。
破解惡性循環 亟待創新商業模式
目前,工程機械多采用首付加按揭方式購買。付清款項之前,設備所有權仍歸經銷商。在出售之前,經銷商可以通過嚴格資料審查、提高首付金額等方式,防止客戶拖欠貸款或“玩失蹤”,但這些手段卻被經銷商自己放棄了。
千里馬公司董事長楊義華說,為搶占市場,經銷商不僅放低了資料審查門檻,首付金額一度降至5%,甚至是零首付。離譜的是,曾有經銷商賣設備送寶馬轎車。
經歷“野蠻生長”后,全國工程機械保有量超過600萬臺,趨于飽和。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工程施工方結不到工程款,就拖欠工程機械機主的賬款,機主就拖欠貸款,實在拖不下去,就玩失蹤。楊義華表示,人機消失的客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財務惡化,還有一些拖欠者被起訴后,出于惡意或其他原因,拒不執行法院判決。“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門整頓市場,加強信用體系建設;一方面也需要行業自身進行反省和調整。”楊義華表示,創新商業模式,扭轉行業風氣,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