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國務院第307號令針對報廢汽車回收管理做了明確的規定,國家針對報廢汽車回收實行特種行業管理,對相應企業實行資格認定。同時規定報廢汽車回收企業必須拆解回收的報廢汽車,拆解的五大總成應當作為廢金屬,交售給鋼鐵企業作為冶煉原料;拆解的其他零配件能夠繼續使用的,可以出售,但必須標明“報廢汽車回用件”。該條例嚴格禁止汽車五大總成的舊件回收,使得舊件回收企業和再制造企業一直受到舊件來源限制的困擾。
在由都賽(上海)企業咨詢有限公司主辦的2014年中國國際再制造峰會暨張家港再制造產業論壇上,來自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黎宇科指出,就《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中歸納以下關鍵的更新點:1.重新確立了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資格許可制度;2.明確各部門分工合作的職責;3.提高了準入條件;4.明確了回收拆解企業的退出機制;5.明確了機動車擁有者不交售報廢機動車的責任6.明確了生產者在回收利用方面的責任;7.要求企業完善回收網絡,明確回收服務點的經營范圍;8.適度放開“五大總成”強制回爐規定;9.鼓勵技術進步和行業合作。該意見稿通過更加嚴格的準入和退出機制規范報廢汽車回收企業的資質,并且通過明確生產者責任從源頭上規避不合格舊件進入流通市場的風險。而受關注的報廢汽車五大總成舊件回收問題亦有一定程度的放寬,對于再制造企業來說會是個利好消息。
黎宇科介紹,由于目前國內報廢汽車使用年限長、車型老,市場上舊件需求有限,且拆解企業與舊件需求者之間缺乏有效溝通的平臺,再加上國務院“307號件”限制“五大總成”的再使用和再制造,以致國內報廢汽車拆解件的銷售量很少。舊件的供需矛盾直接影響我國再制造企業的良好發展和整個再制造市場的產業鏈秩序,如何通過政策和市場因素的互動和配合實現舊件供需結構的調整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除此之外,本次會議另一個頗受與會嘉賓關注的熱點是外資企業如何在華合法開展再制造業務。當前,基于國家發改委的再制造試點項目及工信部的再制造產品認證工作所取得的一系列的成果,中國再制造的腳步開始跨入“后試點時代”。盡管中國再制造的政策導向開始由局部、特定的試點轉變為一般性的行業認證,但是中國尚未發展出一套穩定而可持續的政策體系以保障再制造產業的健康成長。這樣一個不斷變化的政策現狀表明,未來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會給再制造產業帶來一定的風險。對于在華投資企業來說,如何規避政策風險、開展合法合規的再制造業務成為首要考慮的問題。峰會上,都賽業務發展與市場總監姚建勛為再制造業務合法化(或獲得再制造資質)提出五個可行方案:1. 申請成為發改委或者工信部試點企業;2. 申請獲得工信部產品認證;3. 進入再制造產業園區;4. 將再制造添加到營業范圍中;5. 其他途徑。
就目前政策環境來看,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再開展新一批試點的可能性較低, 再者申請試點并不代表行政許可,因此姚先生建議企業可以暫行擱置該途徑。工信部的產品認證在機電產品再制造行業內具有較高的認可度和接受度,但僅針對產品,本身仍然并非企業的再制造資質,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業務合法化的問題。至于進入再制造產業園區,雖然再制造產業園紛紛表示會有較大力度的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并可幫助企業在營業范圍內添加“再制造”,但就目前情況來看,相關政策能否確實落地,仍有待觀察。
通過總結,直接通過變更工商營業登記,在經營范圍內添加“再制造”才是合法、且有保障的操作方式,再制造企業無需擔心政策和法律方面的風險。盡管由于工商注冊系統當中并無“再制造”這一條目,在實際操作中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一些成功的先例表明這些困難是可以克服的,姚先生也表示都賽非常樂意利用自己的經驗和能力幫助企業完成再制造的工商注冊。
本次會議為期兩天,有幸邀請到了國家發改委資環司馬榮副司長,APRA技術總監George Davis以及國內外知名再制造產業相關企業代表,針對中國再制造業務發展與運用,如何實現再制造企業與原始設備制造商、再制造企業與保險公司的戰略合作,如何快速有效地實現核心部件采集、逆向物流、銷售和流通渠道等方面的良好運營等熱點進行了深入探討。
同期舉辦的都賽再制造系列活動四周年晚宴暨頒獎典禮集濟南復強動力,上海幸福瑞貝得,沃爾沃,采艾孚,威伯科等頂尖再制造企業的杰出領導于一堂,打響了再制造產業領域槍。這一成功,為近十年來該系列年度盛事設立了極高標準。通過行業專家與同行業者的推薦,以及其自身在行業領域的突出貢獻與成就,幾大杰出企業在專業評比中脫穎而出,并被授予榮譽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