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政府是否采取了“強刺激”政策?8月2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對外界關于“強刺激”的議論作出了回應。
他表示,“今年上半年經濟數據好轉,外界有人議論,是不是因為我們推出了‘強刺激’?但事實上,我們的貨幣政策一點沒變寬松,的‘刺激’就是強力推進改革。”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研究院院長、政府預算研究中心主任王雍君對記者表示,現在中國出現的經濟放緩問題,與前期積累的很多矛盾并未完全化解有關。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改革就是為消除阻礙經濟增長的深層次根源問題,“要想強化經濟好轉的勢頭,提振經濟增長動力,必須繼續推進改革。”
據了解,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了推進節能環保等重大工程建設,并提出要堅持定向調控,以解決長遠問題的辦法確保當前經濟社會平穩發展。
沒必要再搞強刺激
“真正談改革,是指制度和政策上的改變。”王雍君說,政府出臺的措施中,如增加政府投資就不屬于改革。而降低門檻引入民資,是政策與制度規則下的改變,這才是改革。
記者梳理國家自今年4月份以來推出的“穩增長”政策時發現,許多微刺激舉措實際就是改革措施。其中,“簡政放權”仍是政府自身改革的突破口。
今年以來,圍繞“簡政放權”的政策頻繁出臺。8月2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再取消和下放87項“含金量”高的審批事項,其中取消68項,做到能取消的盡量取消、不下放,避免遺留尾巴。這也讓本屆政府距離此前“至少要取消和下放567項”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李克強強調,繼續簡政放權,打通抓落實的“先一公里”和“后一公里”,消除“中梗阻”,避免截留改革紅利,讓千千萬萬愿意創業的人更方便拿到市場“入場券”。同時也要完善監管,創造公平環境,讓市場活起來。
在投資領域,一方面,政府通過項目招標、稅收減免和金融扶持,充分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加快促進服務業、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另一方面,通過創新投融資方式、規范地方政府債務發行等,重點加大棚戶區改造、中西部鐵路建設以及城市基礎設施等薄弱環節投資。
在金融領域,相關部門并未大開信貸閘門,而是客觀指出目前的“融資貴、融資難”更多是結構性問題。央行據此創新調控方式,兩次實施“定向降準”,加大對小微企業和“三農”扶持力度,收到良好效果。“不搞‘強刺激’,非不能也,實不為也。如果非要通過傳統的調控手段將經濟增速刺激到9%,也是做得到的,但是不應該也沒必要這么做,因為這樣會帶來新一輪‘后遺癥’,比如杠桿率上升過快、經濟結構重型化以及產能過剩等。”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說。
推進節能環保等領域建設
今年初,各項數據顯示經濟增速放緩,一季度經濟增速為7.4%。在此情況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二季度的經濟增速反彈至7.5%。
盡管目前經濟形勢有所好轉,但下行壓力仍不可忽視。近期公布的7月份經濟數據中,“克強指數”的三個構成指標均出現回落,且8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為50.3%,創3個月新低,不僅低于預測值51.5%,也大大低于7月終值51.7%。“要想強化經濟好轉勢頭,提振經濟增長動力,必須繼續推進改革。”王雍君。
李克強表示,“我們老說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投資增速下降是因為內需不足,但事實上13億中國人還有很多需求沒有得到足夠供給。要把這些需求挖掘出來,就需要通過供給引導需求潛力的釋放。”
“人們的需求已從過去的吃飽喝足,轉向現在更多層次的需求。”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專家徐逢賢告訴記者,目前內需不足,與教育、醫療、環境和文化供給市場尚未完善相關。特別是現代服務業作為目前重要的經濟拉動力,應該大力推進。
“要用改革的方式,推動補短板、調結構、惠民生。”李克強說。就此,8月2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相關部署:推進節能環保、生態環境和服務業三個領域的工程建設。今明兩年,將推進實施大氣污染和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快建設綜合醫院、養老體系建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開工建設一批風電、水電、光伏發電及沿海核電項目等建設。
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表示,中國經濟下半年將重點做好擴大內需等重點工作。包括鼓勵民間資本投資興辦養老、健康、文化等各類商業服務機構,實施好促進旅游消費的政策措施。
并且,將抓緊制定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政策,加強農村特別是中西部地區農村寬帶基礎設施建設。圍繞努力增加公共產品有效供給,加大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的投資力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