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對日本制造業來說是一個傷心的日子。因為作為日本制造業驕傲的索尼公司從這一天起將從倫敦證券交易所退市,理由是交易量過小,每年花費1000萬日元(100日元約合5.99元人民幣)以上的維護費。此消息一出,立刻以“悲報”的形式,上了各大新聞網站的頭條。
而就在大約半年前,富士通和東芝也申請從倫敦證交所退市。
日本制造業
面對如此密集的退市潮,人們不禁要問,曾一度稱霸全球的日本制造業如今怎么了?
“日本驕傲”斷臂求生
實際上,索尼2005年10月已宣布從法蘭克福、巴黎、布魯塞爾、維也納、瑞士等證券交易所退市,這次從倫敦證交所退市,標志著索尼完全退出歐洲證券市場。公司稱,今后仍將繼續在東京和紐約交易所上市。
索尼一直是日本制造業的驕傲。它曾經是消費電子市場的領導者,被喬布斯稱為“神一樣的”消費電子業巨頭,從半導體錄音機到Walkman,從Play Station游戲機到VAIO系列個人電腦,無不引領潮流。然而,2008年雷曼危機以來,索尼已經連續6年出現虧損。即使在一直引以為傲的電視業務,索尼也已經連續虧損10年。
多年來,索尼一直希望通過努力扭轉這一局面。2012年,平井一夫社長上臺后,提出了“復興索尼電子業務”的改革方案,將移動、游戲和影像作為三大核心電子業務。
此后,索尼開始了大刀闊斧的“瘦身化”改革,不斷收縮戰線。今年2月,索尼宣布把VAIO品牌下的電腦業務出售給日本投行“JIP”。從1982年進入個人電腦市場至今,索尼PC業務終于走到了盡頭。
7月,索尼將旗下的電視業務拆分成100%獨資子公司,專門生產超高清4K電視。近,索尼還將東京御殿山原總部所在地的土地出售給了旗下子公司“索尼生命”。
深陷長期虧損泥潭的索尼正絞盡腦汁尋求自救,通過剝離業務、全球裁員等手段斷臂求生存。
對于索尼的未來,日本業界似乎并不看好。原因是索尼今后賴以生存的三大核心業務的前景似乎并不明朗。
一季度,索尼三大核心業務之一的“移動”業務虧損27億日元,公司高層吉田憲一郎坦承“中國和拉美市場行情低于預期,智能手機業務可能會陷入虧損”。為此,索尼將全年智能手機銷量由5000萬臺下調至4300萬臺,液晶電視業務的銷售計劃由1600萬臺下調至1550萬臺。
原本擁有行業齊全產品線的索尼,如今幾乎所有產品都面臨危機。無怪乎公司首席執行官出井伸之2005年卸任時感嘆“我們成為20世紀的冠軍,卻沒有成為21世紀的冠軍”。
索尼現象只是“冰山一角”
索尼的退市和業績下滑只是日本消費電子行業的一個縮影。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消費電子企業曾席卷全球,所向披靡,罕有對手。為了提高海外知名度,它們紛紛選擇在歐洲和美國證交所上市交易。然而,30多年后的今天,它們又幾乎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從海外退市,而且理由都是交易量低。這是否可以反向推證日本消費電子業務在海外遭遇潰?
日本有8大消費電子企業,分別是日立、東芝、松下、三菱電機、索尼、富士通、NEC和夏普。雷曼危機爆發的2008財年,這些公司幾乎全部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合計虧損2萬億日元。隨后,它們開始抽絲剝繭般地剝離已失去競爭力的電器和半導體業務,有些已經改造成功,有些則至今仍在虧損。
與此同時,日本制造業的結構已經發生變化。比如液晶電視,2002年剛普及時,日本企業份額約占世界市場的80%,然而,現在卻只相當于25%。不僅如此,在某些消費電子領域,日本還淪為了凈進口國。比如手機領域,2013年,索尼憑借智能手機在全球市場份額排名中位居第7,成為日本碩果僅存的手機廠商,但卻也退出了在日本國內的生產。據花旗證券的測算,在日本通信設備領域,進口產品已經占到市場的一半。有統計顯示,2011年日本市場上銷售的4100萬部手機中,有六成以上是蘋果、三星等外國企業手機。
多年來,日本人對制造業傾注了很深的感情,因為戰后以來他們一直奉行“貿易立國”、“制造業立國”,他們對“造物”情有獨鐘,認為日本整個身份是與制造業聯系在一起的。所以,日本消費電子企業在傳統優勢領域的潰敗,讓不少日本人感受到了不安。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日本制造業尤其是消費電子業衰退的呢?
重細節錯失大勢
任何事物的原因都有內因和外因。日本制造業的衰退也不例外。
說到外因,首先應該是中國、韓國等亞洲國家企業的崛起給日本制造企業造成了沖擊,這是全球化社會大分工的必然結果。就好比原來只有日本能生產的產品,現在中國和韓國企業能夠以更廉價成本、更適應時代地生產出來,其結果必然會導致日本的產品喪失競爭力。比如在PC領域,聯想借助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以及通過收購Thinkpad,進一步強化了技術和品牌,從而一舉成為全球的老大。而在手機領域,華為、中興、聯想等借助成本優勢、研發能力和互聯網思維能力,已經將日資企業全線逼退,甚至對韓國三星也構成了挑戰。
其次就是日本國內制造業經常抱怨的日元升值、雷曼危機、東日本大地震、法人稅高等所謂的多重苦難。從制造企業出口的角度講,這些因素必然會影響企業的效益。然而,從產業升級的角度講,這似乎又是全球分工的必然結果。日本軟銀公司創始人孫正義就認為,“勞動密型產業無法令日本復興,知識密集型產業是日本出路”!度毡窘洕侣劇肪幬P口和一也在其著作中認為,過分強調拯救制造業對日本反而有害。
實際上,造成日本制造業衰退的根本原因更在于日本企業自身。
,加拉帕戈斯現象(日本商業用語,指缺乏對外界適應的能力而終導致被淘汰——編者注)。大約從2007年左右起,日本開始使用這一表述來反思國內的消費電子制造業。它反映的是日本產業界在國內無人能敵,在國際其他市場卻節節敗退的現狀。比如,日本按照自己的通信方式(PDC方式)開發出2代手機,功能非常強大,日本廠商幾乎獨霸國內手機市場,但卻全然不知此時國際上已經普及歐洲式GSM方式手機,終結果是蘋果和三星智能手機在日本所向披靡。
第二,技術更新慢。近幾年,從電視到顯示器,從平板電腦到智能手機,日本電子企業幾乎沒有推出引領行業先鋒的產品。據日本財務省統計,雷曼危機后的5年多時間里,日本制造企業設備投資一直低于折舊費,核心產業價值下降明顯。日本專利廳數據也顯示,危機之后,日本企業專利申請件數銳減。媒體嘲笑日本企業患上了“風險恐懼癥”。
第三,戰略失誤。日本制造企業似乎沒有跟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步伐,有些過于追求細節,忽視了對行業大勢的把握。前些年,索尼、夏普等日本企業在液晶面板上注入了太多的資金,后不得不收縮戰線。索尼收回了與三星合資液晶面板廠的投資,松下和夏普也將投下巨資的生產電視機面板的工廠轉為生產智能手機屏幕。
此日立,已非彼日立
日本消費電子制造業,這個標志著全球傳統家電產業高端、優秀的代名詞,已經開始衰落。但消費電子業務的衰落并不代表企業衰落。實際上,日本消費電子企業大多已通過結構改革和轉型實現盈利,而傳統的汽車產業和材料、零部件業仍然在世界具備很強競爭力。
日本制造業
截至目前,日本制造業的衰退主要體現在消費電子業,而汽車和機械設備制造業尚未表現出明顯的退步,而且,日本在材料和精密零部件制造方面,仍處于水平。
日本大的制造業企業豐田公司2013財年凈利潤同比增長89.5%至1.82萬億日元,創下史上高紀錄。該公司近幾年來通過推進“瘦身”改革,削減成本,鞏固了盈利能力。另外,日本專利廳新統計數據,豐田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創出了世界多的專利申請件數。與此同時,馬自達已經連續兩個財年創出利潤新高。公司借助應用自主環境技術的新車投放,在歐美銷量大增。
纖維行業曾被視為夕陽產業,但日本東麗等公司卻通過技術創新,開發出碳素纖維這一“搖錢樹”。碳素纖維的強度是鋼鐵的10倍,而比重卻只有鋼鐵的四分之一,波音公司的787客機機體因為采用東麗公司的碳素纖維復合材料,節省了大約20%的燃油費。不僅如此,之前因消費電子產品失去競爭力而遭遇虧損的日本消費電子企業,也基本通過剝離業務、削減成本、發展重點領域,已經扭虧為盈,有些甚至創下歷史紀錄。日立2008年出現日本制造業史上大規模凈虧損(7873億日元),公司隨后實施結構調整,撤出離子面板生產,出售硬盤驅動HDD,將核心業務轉向工程設備等基礎設施領域和大數據分析上。NEC也整合半導體、手機和PC業務,重點發展系統開發服務。富士通則退出等離子電視業務,重點發展空調業務。此外,東芝將核心業務放在了發電站設備、輸電網以及半導體存儲器領域。夏普重點發展中小面板液晶業務,三菱電機則重點發展工廠自動化設備。
通過結構改革,日本8大消費電子企業除索尼外,均在2013財年實現盈利,日立公司營業利潤更是創下23年來高紀錄。由此看來,日本消費電子企業雖然在傳統業務上衰退,卻仍然實力強勁,所不同的只是盈利的領域和方式發生改變。張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