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代表了第四次工業革命,就是全價值鏈和生命周期控制產品的管理水平。”2014年12月21日,一場圍繞“德國工業4.0”的高端論壇在號稱 “未來十年全球發展快城市”的中國成都隆重展開,德國電子與信息技術協會董事長、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副主席伯恩哈德·蒂斯如是說。
在SAP裝備制造首席專家郭智麟看來,德國工業4.0帶來的將是產品智能制造的個性化、高端服務和創新性。
面對德國“智能制造”的美好前景,國內正在籌備或計劃涉足工業4.0的傳統企業倍受鼓舞。不過,中國企業應如何迎接工業4.0?在上述會議上,分別秉持技術派與商業模式派的相關企業陷入激烈交鋒。
技術派認為,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可以全球共享,中國企業必須扎實推進研發,應自主掌握核心技術,避免重蹈汽車領域的覆轍。而商業模式派則認為,與德國制造的精細、日本制造的精準相比,國內企業難以達到,著力點應在“快”,如快速設計、快速制造等。
模式派:看重發展方式
5年前,美國次貸危機蔓延全球,一直號稱是“世界工廠”的中國尤其是沿海地區首次遭遇了“用工荒”。政府出臺了刺激政策,起到了經濟托底的效果。但是,“產業升級”計劃還是因為危機而受到一定影響。
中科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丁漢直接拋出了疑問,“之前是找不到人,現在是用不起人,人員成本上升,中國制造企業怎么搶占市場?”
面對新一輪工業革命浪潮,特別是傳統“制造強國”德國野心勃勃的工業4.0計劃,中國決策層也推出了中國版的工業4.0計劃。
郭智麟表示,“為什么工業4.0在中國這么熱?因為談到的事情都是中國企業需要的,比如高端設備。大家都知道,中國所有設備都偏向中低端,中低端利潤率肯定較低,我們還是量產的。”
不過,圍繞工業4.0的追趕浪潮,仍處于發育期的中國傳統企業似乎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一派認為商業模式是核心競爭力,他們認為世界是平的,比如借助資本的力量,但另一派堅持掌握技術才是核心競爭力。
上海高威科電氣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津松認為,工業4.0需要解決如何在中國落地的關鍵問題。與德國制造的精細化、日本制造的精準化相比,中國制造這兩個都相對薄弱。中國企業應從成本的4個維度入手,尤其是須考慮常被忽略的時間成本。
田津松表示,中國企業的著力點應在“快”字,快速適應市場、快速制造等,但須注意企業產品要符合市場需求、標準化模塊化設計、智能化信息化生產、智能化企業管理和差異化經營模式。
“完全靠自己一點一點掌握核心技術,很可能會喪失機器人產業發展重大機遇,技術必須要做,但更關鍵的是企業要在發展方式上下工夫。我們可以學電商,中國電商短短幾年走到全球前列,主要是學了國外新模式,借力全球資本,人才也全球引進。”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公司總裁、機器人國家工程中心副主任曲道奎亦如是說。
曲道奎以中國高鐵為例,認為中國高鐵能夠成功走出去,得益于中國這個大市場及其培育起來的南北車集團。在他看來,與自主研發和開放式平臺相比,依靠國際資源整合將是一個關鍵策略。
技術派:首先應把工業化做好
與模式派相比,技術派顯得要冷靜、低調一些。丁漢表示,在機器人應用領域,以前較多是搬運、噴漆、焊接、裝配,但在航空業使用大的機翼銑削、磨拋機器人,有一些技術不是短期能解決的,練好內功把技術搞上去是緊迫任務。
“德國80%的博士畢業后走向企業界,基礎理論很扎實,技術上突破力較強,而這方面正是我們的短板,我們需要做基礎理論積累,真正給企業帶來競爭力和效益。”丁漢強調說。
大連光洋科技集團董事長、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副主席于德海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實現工業4.0,首先應把工業化做好。工業4.0其實是工業化和信息化的‘兩化’融合,工業化是智能制造的物理基礎,比如數控機床、機器人及其控制、執行等的關鍵部件,這些都是工業化的前提。”
于德海進一步稱,“大家講的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等,這些技術全世界可以共享,但工業化的技術,像高端的控制技術,別說國與國之間,即便是企業之間,也是不交流的,這個沒有可跨越的,也不存在中國能走出一種捷徑,核心技術是花錢買不來的。大家一定要靜下心來,踏踏實實一步一步走,加上國家的頂層設計,各自發揮協同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