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高端裝備制造業更是興國之器。
正在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將把審議“十三五”規劃建議稿作為核心議題之一。一名熟悉產業政策部署的專家告訴《財經日報》,“十三五”規劃將有重墨布局高端裝備產業,同時注重結合《中國制造2025》戰略,強調階段性轉型特征,為下一階段的裝備升級奠定基礎。
記者梳理發現,《中國制造2025》提出“十二五”期間,中國高端裝備制造主要從基礎零部件和關鍵元器件,也就是從強基工程等方面來加大技術改造,而在“十三五”期間,則將焦點集中在十大類高端裝備方面。
具體來看,未來5年,“高端裝備創新工程”要求包括大型飛機、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民用航天、智能綠色列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智能電網成套裝備、高檔數控機床、核電裝備、高端診療設備等領域,實現自主研制及應用。
此前不久,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求是》雜志撰文,特別指出,推動經濟邁向中高端水平要有新理念和關鍵手段。新理念既包括技術方面的新理念,也包括政府管理的新理念。他表示,促進中國制造上水平,既要在改造傳統制造方面“補課”,又要在綠色制造、智能升級方面“加課”,加快3D打印、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等智能技術和裝備的運用。
“十三五”將是高端裝備的東風
在昨日召開的浦江創新論壇上,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未來五年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產業升級能否順利推進,結構轉型能否成功實現,綜合實力能否持續提升,關鍵是看能否發揮科技生產力、人才資源、創新動力的作用。
從此前透露的消息來看,“十三五”規劃的核心內涵之一是“轉型”,而目前已經出現過剩和結構失衡等問題的產業布局自然是規劃部署的重點。
多名接受《財經日報》采訪的人士強調了裝備制造業發展和升級的意義。上述熟悉產業政策部署的專家表示,中國下一階段的發展要特別強調裝備制造業的再次崛起,如果中國錯失了這個機會,將在經濟、政治、外交中喪失許多機會,丟失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制造業不僅是一個國家經濟和發展的重要支柱,更是公認的強國富民之本。從國際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制造業不僅始終得到高度重視,其適時的階段性轉型更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例如,德國推行“工業4.0”戰略,美國制定了先進制造業回歸規劃,日本提出振興制造業計劃等,再次掀起了以知識產權為基礎和支撐的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
在“十三五”這個重要的風口期間,中國高端裝備能否乘風起飛對中國發展轉型關系重大。“十三五”將主要布局哪些方面?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是關鍵。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制造業規模迅速擴大,已成為世界制造大國,22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居世界首位,具有工業體系完整、國內市場巨大、人力資源豐富等優勢。中國汽車產量世界,鋼鐵產量是美國、日本、俄羅斯和印度4個國家的總和,家電產品也是世界。全球近80%的空調、70%的手機及鞋帽、服裝都是“中國制造”。
但同時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產品附加值不高,總體處于國際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中低端。
隨著成本優勢的喪失和國內市場的逐步飽和,中國裝備制造面臨著產能過剩和結構不平衡等問題,尤其產業升級速度較慢引發了業內關注,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成為國家戰略級話題。有產業研究人士提出預警,低端制造業將會收縮規模,而高端制造業會迎來蓬勃的發展,同時產品也將更加豐富。
盡管我國裝備工業的產業規模已位居世界首位,但高端裝備仍滿足不了需要,不得不大量進口。統計顯示,2010年我國進口機械產品用匯達2553億美元,行業中低端產能過剩、高端嚴重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發展高端裝備產能,合理消化和收縮中低端產能成為本輪轉型的要點。
從上述問題來看,“十三五”要解決的則是高端產能不足和結構失衡的問題。國家重大技術裝備辦公室主任李東近期公開表示,“十三五”期間,將通過延續一些“十二五”期間的政策等各種措施推動中國制造2025的“1+X”落地。
龍頭產業帶頭啟動
過去十年,中國裝備制造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近幾年,中國高端制造頻繁亮相國際,有外國人士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將之形容為“仿佛一夜間冒出來”。
就在五中全會召開之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美國和英國,中國的高鐵和核電在這兩次訪問期間敲定訂單。近年來,高層領導人在出訪中“推銷”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已經成為常態。以高鐵、核電為代表的高端裝備不僅在巴西、泰國等發展中國家落地,更與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展開越來越密集的合作。
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特地選擇在中國宣布開放總額度為118億英鎊的高鐵2號項目建設合約的競標。就在9月份,中國鐵路國際(美國)有限公司與美國西部快線公司簽署協議,合作建設經營美國西部快線高鐵。
中國高鐵正在成為世界受歡迎的“禮物”,這背后是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實力。截至目前,中國擁有運營里程長、運營時速高、技術較先進的高鐵,更擁有豐富的建造和運營經驗。
高鐵巨無霸“中國中車”董秘謝紀龍今年9月曾透露,至2015年6月底,僅中國中車海外訂單就達545億人民幣,海外業務利潤略高于國內相同業務。更早些時候,中國中車人士表示,中國中車計劃2015年海外市場訂單量達到70億~80億美元,到2020年訂單總量要在該基礎上翻番。
與此同時,中國的無人機、機器人等高精技術發展迅猛。作為高新產業另一代表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迅猛,目前已成為世界上增長快的市場。數據顯示,2003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僅約為1500臺,到了2013年需求量達到了28200臺,在10年的時間內增長了18倍左右,與日本并駕齊驅。行業預計,2015年的需求量將達到3.4萬臺,首次超過日本。到2016年,我國將成為全球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
近期以來,工業機器人開始悄然而又快速地走進大小工廠生產線。當機器人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國工業正迎來以數字化智能制造為核心的生產變革。一場由“中國制造”變為“中國智造”的浪潮正在掀起。
數據顯示,“十一五”時期,整個裝備制造業處于中低端水平,高端裝備制造在8%左右;到“十二五”時,高端裝備制造的評估預期將達到20%左右。官方近期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裝備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0.7萬億元,連續5年居世界首位。
體制機制的保障
如何在體制機制上支持高端裝備制造業的升級?在未來的政策扶持上,李東表示,“十三五”期間,將通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完善中小微企業政策等8個方面的措施,繼續推進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
萬鋼透露,今年科技部改變了項目的形成機制,面向各行業和地方征求了2600多個立項建議,進行了戰略咨詢和綜合評比,合理配置資源。目前62個重點任務聚焦了中國的工業制造2020、一帶一路和生態文明建設、互聯網+各項國家戰略。新的項目即將向社會公布。
此外,科技部還將在科技成果轉化、加強科技成果管理改革、匯聚創新動力等方面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