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近日獲悉,由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起草的《中國內燃機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簡稱《規劃》)已經完成。根據《規劃》,“十三五”是內燃機邁向強國的步;同時,“十三五”全行業將堅持創新驅動,建立‘領跑者’激勵機制,提高全行業的綜合競爭實力。
據介紹,內燃機消耗了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資源,是大氣污染和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
面對內燃機產品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和細微顆粒物等各種物質對大氣環境的嚴重影響,發達國家內燃機制造業節能減排技術的關注點已經從控制內燃機有害物質排放轉向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從歐盟制定的汽車排放法規可以看到,2020年起新生產的乘用車二氧化碳排放量標準從目前的130克/公里降低為95克/公里,溫室氣體排放控制正在取代有害物質排放法規成為推動內燃機技術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為此,《規劃》(征求意見稿)提到,“內燃機是目前和今后實現節能減排具潛力、效果為直觀明顯的產品,在相當長一個時期作為主流動力機械的地位不可動搖。實現我國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的總目標,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任務艱巨,責任重大。”
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人士表示,“為了順應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倡導,要加速實現內燃機先進制造,綜合考慮環境影響和資源使用效率,全面提升清潔的加工工藝水平,推廣智能化生產,實現綠色生產。推廣適于替代燃料內燃機專用潤滑油和非常規排放后處理技術,開展新型替代燃料燃燒技術研究。深化替代燃料發動機與現有發動機制造體系兼容。”
盡管內燃機工業“十三五”節能減排任務艱巨,但是現狀距離目標的差距還明顯。
長期以來,我國內燃機行業的生產制造、試驗檢測等測試技術和測試設備依賴國外的現象非常嚴重,關鍵測試設備和儀器絕大多數需要進口解決,嚴重阻礙了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和新產品的發展。
《規劃》(征求意見稿)明確,“十三五”行業要全面升級。繼續鞏固內燃機制造大國地位,實現產品生產制造智能化,推動行業提升信息化,在核心技術、關鍵基礎零部件、先進制造工藝和新材料應用上縮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有效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一致性,從而邁出中國內燃機工業發展中長期戰略的步。
同時,“十三五”全行業堅持創新驅動,建立“領跑者”激勵機制,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建立一批優勢企業,提高全行業的綜合競爭實力。推動產業實現產品品質的提升,促進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力爭到2030年把我國建成內燃機制造強國。掌握核心制造技術和關鍵工藝技術,建設3至5個共性基礎技術平臺,推動內燃機節能減排先進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全面實施智能化改造,完成綠色制造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