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指數》是德勤全球消費與工業產品團隊與美國競爭力委員會編制的第三份研究報告,前兩次研究報告分別發表于2010年和2013年。和前兩次一樣,這次中國繼續名列榜首。但2016年報告重要的結論,是美國將于2020年反超中國成為全球具競爭力的制造業大國。
中美爭冠,德國維持季軍
中國目前是具競爭力的制造業國家:與之前2010年和2013年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指數研究一樣,2016年中國再次被列為具競爭力的制造業國家,但是,據全球企業高管分享他們對未來五年各國制造業發展與表現的看法,預計中國將下滑至第二名(表1)。
美國有望在2020年之前取代中國占據名,而德國牢牢維持著第三名:美國持續提高它的制造業競爭力,從2010年的第四名上升到2013年的第三名,而在今年的研究中,它又升至第二名。此外,企業高管預計,美國將在2020年之前奪得名,而德國從現在起到2020年一直牢牢地保持著第三名的位置(表1)。
各國競爭力的動態變化
企業首席執行官們認為,先進的制造業技術是釋放未來競爭力的關鍵:隨著制造業在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的融合,打造制造業競爭力的途徑是通過先進技術、排名預測分析、物聯網(IOT)、智能產品和工業4.0智能工廠以及先進材料實現的,這對未來競爭力至關重要(表2)。
向高價值先進制造業轉型,為發達國家的未來創造優勢:隨著制造業不斷采用更先進與更精細的產品、工藝技術和材料,20世紀的傳統制造業強國(即美國、德國、日本和英國)于2016年再次回到有競爭力國家前10強的行列。這些投資于先進制造業技術的國家預計在2020年之前將保持在前10強之列。創新、人才和生態系統是上述國家重建實力的關鍵要素。
出現兩個強有力的區域集群:在制造業競爭力前10強的國家中,兩個地區即北美和亞太地區在競爭格局中占據主導地位,F在,北美三國全部位列前10強且它們有望在今后五年內仍保持前10強的地位。位于亞太區的五個國家和地區(中國、日本、韓國、臺灣和印度)有望在2020年前排名前10強,因此只留下兩個位置給德國和英國,代表前10強的歐洲國家。
金磚四國的分解:在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中,2016年,只有中國被企業高管看作是排名靠前的制造業國家,其他三個國家在過去幾年內排名顯著下降。這三個國家中,巴西的排名降幅大,從2010年的第5名降至2013年的第8名,又在2016年的排名中跌至第29名。同樣的,俄羅斯從2010年的第20名降至2013年的第28名,2016年進一步下滑至第32名。另一方面,印度仍然有望從2016年排名第11名上升到2020年的第5名。
“強力五國”的崛起:馬來西亞、印度、泰國、印度尼西亞和越南,這五個亞太國家(“MITI-V”,也稱為“強力五國”)預計在未來五年將躋入制造業競爭力前15強。這些國家能夠在低廉的勞動力成本、靈活的制造能力、有利的人口分布、市場和經濟增長方面成為“新中國”。在未來五年內,它們的競爭力排名將上升,而中國繼續在制造業領域將重心轉向更高價值和先進技術的制造模式。
制造業競爭力的關鍵驅動因素
人才仍然排在首位:與2010年和2013年的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指數的研究結論一致,制造商仍將人才列為全球制造業競爭力的重要驅動因素。
成本競爭力(第二名)、生產力(第三名)以及供應商網絡(第四名)也很關鍵:在經濟增長緩慢的時代,除了建立強大的供應商網絡和生態系統以外,控制成本、提高生產力以增長利潤,對制造商來說仍然非常重要。
公共政策的影響
對制造業更有利的政策環境:美國、歐洲和中國的企業高管均表示,就制造業競爭力的關鍵要素而言,他們各自所在的國家有許多甚至比三年前更為有利的政策。特別是圍繞技術轉讓以及科學創新等領域,高管表示,他們所在的國家均有優惠政策,鼓勵制造商更多地使用先進技術來提高其制造業競爭力。知識產權保護也在美國和歐洲競爭力優勢排名中上升至靠前的地位,但是并未出現在中國的競爭力優勢排名中。
美國企業高管的觀點:與三年前的研究相比,美國高管這次更贊同美國的政策。根據美國高管的觀點,以可持續發展、技術轉讓、貨幣控制、科學創新、對外直接投資(FDI)、知識產權保護以及安全衛生監管為中心的美國政策,有助于為他們的企業創造一個競爭優勢。另一方面,美國高管將與公司稅率、醫療保健、勞動力和境外收入課稅相關的政策認定為美國制造商的競爭力劣勢。
中國企業高管的觀點:在中國,鼓勵或直接投資科技、技術轉讓、可持續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似乎正在幫助中國企業創造競爭優勢。不過,中國的高管們也表示,一些政策正在抑制他們的企業競爭力,包括企業和個人稅率、勞動法以及政府干預和/或所有權。
歐洲企業高管的觀點:歐洲商界領袖將歐洲大陸的反壟斷和產品責任法以及與知識產權保護、醫療衛生、技術轉讓、可持續發展和科學有關的政策看作他們的競爭優勢。此外,只有四個政策被視為明顯的劣勢,包括勞工政策、個人和企業稅率、以及經濟和財政政策。
美國潛力釋放
隨著全球制造業趨勢繼續轉向更高價值的產品和服務,許多表現出色的國家(包括美國)已經投入巨資,建立連接人員、資源、政策和組織的國家創新生態系統,有效地將新的理念轉化成商品和服務。這些領先的制造業國家不斷通過公共方式投資研究和開發,同時激勵私營部門以建立協作創新生態系統的方式開展自主研究。通過整合政府、學術界和私人股權投資者建立和維持的這些生態系統,為參與其中的制造商帶來顯著的好處。
在今年的研究中,受訪高管將具競爭力的前四名中的三個國家-美國、德國和日本,列入制造業創新強勁的國家。
高、中、低端制造業的出口分析清楚地顯示,高端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占德國、美國、日本和英國的總體制造業出口的絕大部分,自2010年以來,這幾個國家制造業競爭力排名一直在上升。此外,這些高端技術出口占比較高的國家,人均GDP產出的勞動力生產率排名也很高(見圖1)。
在那些對人才和技術投資巨大的發達經濟體中,美國已處于明顯的領先地位,并繼續提高其整體競爭力,其排名已逐漸從2010年的第4位上升到2013年的第3位,在2016年又升至第2位,而且企業高管預計,美國在未來五年將奪得名。
美國的創新生態系統在上個世紀發展迅速,使美國成為研發活動方面的全球領先者,這一點可以從美國在研發方面的高支出(2013年估計達到4,570億美元)、頂尖學府和研發人才、以及對先進技術商業化的巨額風險投資(VC)得以證明。美國的企業高管一直強調預測分析、支持“物聯網(IoT)”的智能互聯產品和先進材料為他們的當務之急,并對他們企業的未來競爭力至關重要(見表2)。
日本的情況仍然與美國類似,雖然不太明顯,其全球排名從2013年的第10位提高到2016年的第4位,預計日本在2020年之前將一直保持該排名。在歐洲占主導地位的制造業國家-德國,也將其排名從2010年的第8位提高到2013年的第2位。預計在2020以前,德國將保持第3名的位置。英國在今年的排名也開始回升,進入前10名的行列中,歸因于其在航空航天和生命科學等高端行業領域保持領先地位。事實上,英國的航空航天業的收入占全球航空航天市場收入的17%,屬歐洲地區市場份額大的國家,在全球僅次于美國。
與美國和日本的同行公司相比,歐洲公司都不約而同的把賭注押在“智能工廠”和“智能產品”上,這些與物聯網(見表二)、數字化設計、仿真及集成有著緊密關聯,并形成產品生命周期的閉環。作為工業自動化機器的主要生產國,德國已經建立了世界上個“智能工廠”,里面制造工業機器時的人工投入很少。德國政府還推出了“工業4.0”的倡議,匯集其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傳感器、先進機器人和自動化方面的能力,意在推動德國進入新一輪的工業革命。很顯然,歐洲在發展先進技術方面,已有一套集中的方式,并結合了歐洲各國的發展重點,這與“工業4.0”的倡議相一致。
中國的優勢與不足
中國今年蟬聯制造業競爭力排名名,不僅僅因為其傳統的低成本價值主張,還因為中國創新基礎設施的長遠發展,鞏固了先進技術在其今后制造業中的作用。
中國之所以成功發展自己的創新生態系統,原因在于其研發開支顯著增長(有些專家認為中國在這方面的投入將于2019年超越美國),每年有大量的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專業的畢業生,注重技術商業化以及強勁增長的風險資本投資。在某些領域,中國甚至超過了美國,這點可以通過中國建成了世界上快的超級計算機-天河2號或銀河系2號證明,將“高性能計算”連同預測分析和智能工廠視作有前途的先進制造技術(見表2)。
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為6.9%,創二十多年以來的新低,而經濟放緩有可能進一步持續,預計2016年經濟增速將放緩至6.3%,2017年至6%。經濟增長率低的原因之一是不斷下滑的制造業活動。工業附加值在2007年增長了14.9%,達到其峰值,而在2014年已減少了一半以上,降至6.9%。由于需求下降引起工業活動不斷下滑,進而導致工廠產能過剩。中國汽車行業目前產能利用率,從2009年的100%下降至70%。制造業占GDP的比重已經從2007年的41%下降到2014年的36%,其中大部分轉向了服務業。
制造商不僅擔心經濟增長的持續衰退和制造業增值服務,還擔心勞動力成本。自2005年以來的十年期間,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上升了五倍;而比1995年漲了15倍。因為擔心勞動力成本上升,使得中國與發達經濟體之間的成本套利下降,一些發達經濟體的企業已經把他們的生產轉移到成本較低的國家或搬回自己國家。
人口老齡化是計劃在中國投資的制造商擔心的另一個問題。在過去的二十年內,勞動力人口(15歲-64歲年齡段)的年增長率次轉為負數。到2030年,年輕人口(即15歲-39歲的群體)所占的比例將有可能從2013年的38%下降到28%。
以上是企業高管總結的諸多挑戰,他們認為中國將從2016年無可爭議的第1位降至2020年的第2位。
附錄:關于中國制造業競爭力的補充分析
研究方法
《2016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指數》是德勤有限公司(“德勤”)全球消費與工業產品行業團隊與美國競爭力委員會編制的第三份研究報告,前兩次研究報告分別發表于2010年和2013年。
這個持續多年的研究平臺,旨在幫助全球行業高管和決策者評估決定公司和國家競爭力的關鍵驅動因素并識別出有望在2020年之前提供有競爭力的制造環境的國家。2016年研究收集了世界各地逾500名制造業高管的調查反饋。
為了更精確地量化各個國家/地區的競爭力,我們要求制造企業的高管一共評估了40個國家/地區在當前與五年后的整體制造業競爭力。這個名單是參考部分高管的抽樣結論以及委員會、德勤與克萊姆森大學在這個領域的專家意見后,共同擬定出來的;
參與調查的高管也可以添加和評估不在此名單上的任何國家/地區。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指數研究即是根據他們對每一國家/地區在制造業方面的相對吸引力評分直接統計出來的。
在計算分數時,企業高管的評分是經過標準化程序,藉以調整因為國家和文化差異、行業類別以及公司規模大小(以年收入美元為評斷標準)可能造成的誤差。在多個地區設有辦事處并實際營運、銷售和/或經銷的公司會被認為具有較多的全球經驗,他們的評分會獲得較高的權重。
此外,以前的研究顯示,公司規模也是影響該公司全球經驗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我們應用啟發式算法,即根據公司的年收入多少對該公司受訪高管的評分給予不同的權重,作為衡量公司全球經驗的替代標準。年收入低于5,000萬美元的制造商所獲得的權重低,而年收入在50億美元及以上的公司則可獲得高的權重。
這種加權計分的方法不但減少十二大制造業競爭力驅動因素及其組成要素之間的區域差異,也降低了具競爭力國家/地區在競爭力指數上的區域差異。而且,令人毫不意外的是:無論公司的總部設在何處,大型制造業公司彼此之間對于國家競爭力及其驅動因素都有較多共同的看法,而跟那些大多只設在母國的小型公司有較大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