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業暫棄中國轉向印尼
憂心中國經濟減速,中日政經關系趨冷,但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系主因
陳言
“從我們做的第25次海外直接投資調查的結果看,日本企業認為在海外投資有潛力的國家中,中國次從位下滑到了第四位,印度尼西亞次上升到位。”在日本國際協力銀行從事相關調查工作的阿由葉真司課長表示。
日本國際協力銀行連續25年對日本大型制造業企業的海外直接投資進行調查。該調查已經成為日本制造業海外投資的風向標。該調查對企業中期業務發展做出展望,得出企業海外業績的評價,找出日本制造業企業有潛力的投資國。
中國是世界上大的制造基地,一直是日本制造業企業的投資國。盡管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13年12月底參拜靖國神社的影響,并未在報告中顯示出來,但中國對于日本制造業企業的投資吸引潛力明顯回落。日本企業蜂擁來中國投資制造業的階段,也許永遠地過去了。
中國勞動力優勢明顯下降
很多企業不再把中國視為有潛力的國家,主要原因是擔心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
今天的日本媒體,即便不強調中國威脅論,也會把中國危機論做得足足的。
保守媒體自不待言,即使是以報道經濟為主的《日本經濟新聞》,從2014年元旦開始,已經有數篇社論、重頭新聞談及中國的軍事威脅,給人以中日熱戰一觸即發的感覺。報道方針相對自由的《朝日新聞》,主要把對華報道放在了中國危機論上,質疑中國改革能否成功,給人的感覺是中國在2014年已經基本上難以克服危機,江河日下了。盡管這種報道有促進報紙銷量的嫌疑,但是在日本制造業企業看來,中國對他們來說已經不是有投資潛力的國家。
日本國際協力銀行將調查范圍限定在日本的大型制造業企業——需要有3個以上的海外法人,其中至少1個是生產基地。調查在2013年7~9月發問卷,8~10月回訪及電話咨詢,11月底出臺調查報告。“在兩國關系方面,我們沒有太多地調查日中政治關系對日本投資的影響。”阿由葉對筆者表示。
“從我們的調查結果看,很多企業不再把中國視為有潛力的國家,主要原因是擔心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他們認為在中國已經很難招募到想要的勞動力了。”阿由葉表示。這部分企業給出的原因權值分別為:勞動力成本上升及勞動力難以確保(41.2%)、與其他公司競爭的激化(20.6%)、中國經濟的減速(26.0%)、中日兩國政治關系走向(12.2%)。
但是,在那些不認為中國具有投資潛力的企業中,“只有3.5%的企業會縮小在中國的業務,或者是從中國撤退。”阿由葉表示,這些企業中52.7%表示會在中國維持現狀,而43.6%的企業則準備強化或者是擴大在華業務。
日企轉向印尼和印度
一些日本企業在中國布局完成后,更愿意選擇印尼作為新的投資地點。
現在受到日本制造企業青睞的國家,主要是印尼和印度。
在給予回復的625家日本制造業企業中,2013年在中國具有1家以上制造工廠的企業有487家,占77.9%。相比之下印尼為189家(30.2%),印度135家(21.6%)。
“能到中國來投資的企業已經基本上來了,去尋找新的有潛力國家,這本來就是很自然的事。”阿由葉對筆者說。
被調查的企業中,有219家認為印尼具有投資潛力,占企業總數的44.9%;213家選擇了印度,占43.6%;第三位被日本制造業企業認為有投資潛力的國家是泰國,有188家選擇,占38.5%;中國降到了第四位,有183家選擇,占37.5%,2012年時中國位列。再往下是越南、巴西等國,但看好那里的企業數量有限,占比很低。
對于“放棄”中國,阿由葉表示,調查結果顯示,日本企業在中國的產出品主要用來出口歐美。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后,由于歐美需求疲軟,中國的出口受到打擊,這給日企帶來一定的影響。
印尼的魅力在哪里?首先,印尼有2.5億人口,市場的未來成長性受到很大期待。其次,過去去印尼投資的日本制造企業不多,一些日本企業在中國布局完成后,更愿意選擇印尼作為新的投資地點。
但是,印尼的勞動力成本上升同樣非?。印尼國內勞動力人口總量和中國相差甚遠,勞動力成本上升速度與幅度也更快,這方面日本企業不是沒有顧忌,那些認為印尼很有潛力的企業,也有41.2%對那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感到是個巨大的課題。
此外,印尼的經濟總量僅比中國一年的增量多一些。2013年中國GDP的增量大致為8100億美元,印尼全年的GDP為8785億美元。印尼有一定的發展空間,但其人口只相當于中國的六分之一,經濟總量只有中國的之一左右。一時受到青睞,但印尼能否長期成為日本制造業的,非常值得商榷。
相比之下,印度一直是日本制造業關注榜上的第二個國家。在中國位列的時候,印度位居第二,但中國跌位之后,印度仍是第二位。“印度的大問題是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對此有意見的企業占了57.2%。”阿由葉表示。
筆者采訪過的日本企業,凡是去印度投資的大都對印度的交通條件、行政機構、勞動力質量有著諸多的不滿。缺少現代化的交通體系,讓印度在工業現代化方面損失不小。從收益的角度看,近5年,日本制造企業對中國的滿意度調查結果一直維持在80%上下,2012年印度只獲得了不到70%,不僅不能和東盟比,更在北美、歐洲之下。印度要真正成為日本企業的投資對象國,還需要做相當多的對國內經濟條件的改善工作。
近七成企業尚未行動
考慮到中日關系的不確定性,日本制造業企業在考慮分散中國業務的風險,但有實際行動的并不是很多。
2013年,三菱化學控股公司在中國連續啟動了兩家工廠,一家生產農用薄膜,一家生產液晶電視等使用的偏光薄膜等,兩家工廠投資巨大,特別是液晶電視用薄膜工廠,與其在日本的母工廠完全一個規模,但設備更新。日本化工方面的對華投資今后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阿由葉說:“我們調查的企業中,80.2%的企業認為今后日本市場會縮小。”加上受核電站事故的影響,日本電力價格今后會出現較大的提高,企業回歸日本的可能性不大。
考慮到中日關系的不確定性,日本制造業企業在考慮分散中國業務的風險,但有實際行動的并不是很多。“我們調查的結果是,533家企業中,83家已經向其他國家轉移了一部分在華業務,這占了總數的15.6%。”阿由葉說。目前,有86家企業(16.1%)開始研究分散中國風險,而68.3%(364家)的企業沒有相關計劃。
“從調查結果看,從中國分散出去后,企業主要去了泰國、越南及印度尼西亞。”阿由葉介紹。
“我們公司將一部分產業機械的組裝工作放到了越南,但到了越南發現,那里缺少相關零部件的配套,結果基本上所有零部件需要從中國進口。這樣組裝出來的機械,并不比在中國組裝的便宜。”名古屋一家著名企業的總裁表示。
而泰國近的游行風潮也開始讓一些準備去那里投資的日本企業動搖。
相對來說,印尼的投資條件好,但除了前述勞動力成本的上升(41.2%)的問題外,還有基礎設施不完善(31.4%),法制運用不透明(30.4%),與其他公司競爭激烈(29.9%),等等。今后在印尼要想獲得發展,日企需要做的功課還很多很多。